第16章 補山,藏海,鼓浪嶼之聲(第2/3 頁)
沙灘上。
直至來到一處壯觀的建築前。
“菽莊?”看著牌匾上的兩個字,陳灝眼前一亮,“楊導,這就是鼓浪嶼上最出名的建築之一的菽莊花園吧?”
“對,而且菽莊花園的原主人曾是寶島首富林爾嘉先生,”楊子婧頓一頓,笑著說道:“陳先生您定的林氏府公館酒店就是林爾嘉先生的家族府邸。”
楊子婧刷了票帶著陳灝二人走進去。
隨後,她指著眼前的白牆,說道:“進入菽莊花園後,首先看到的是一堵白牆,這個叫抑景,不會讓人一開門就能看到園林當中所有的景象。在中國古典的造園手法當中,它是一種抑景的藝術。”
說完,楊子婧再轉身指著剛剛進來的那道門背後的“藏海”二字。
“這個「藏海」是什麼意思呢?待會我們穿過前面的月洞門,就會明白了。”
往前再走了會,來到一個雕像前。
“這位便是園林的主人,寶島首富林爾嘉先生。那為什麼林爾嘉先生要從寶島來到鼓浪嶼建這座園林呢?”
“在1895年,甲午戰爭爆發以後,林爾嘉先生不願做亡國奴,所以就舉家搬遷到了鼓浪嶼。來到鼓浪嶼以後,在1913年的時候特別思念自己的家鄉寶島,就減了一座巨大的古典型園林,這個園林有兩大特色,第一大特色叫做補山。”
雕像旁是一座假山建築,陳灝在觀看的同時也聽著楊子婧的講解。
“這一塊是補山園,補山之意是因為當時林爾嘉先生認為我們祖國的山河還不是特別的完整,支離破碎,少了很多的角角落落,所以就叫了這座假山,取名為補山園,有填補祖國破碎之山河的寓意。”
既然都講解著,自然要身臨其境,三人也走進補山園。
“陳先生,顧女士,你們看這個補山園裡很多的山洞都是可以相連的,也有十二生肖的中國元素。為什麼要洞洞相連呢?也有一個寓意:咱們中國人要團結一致,心心相連,中國的每一份土地都是不可以分割的!”
“除了補山以外,菽莊花園還有一個亮點叫做藏海。”
走出補山園,來到一旁。
楊子婧緩緩說道:“看到這個方向的橋沒?林爾嘉先生在自家的園林當中修了這麼一座精緻的跨海橋,看起來就彷彿整個海岸線都是他們家的後花園,所以叫做藏海。”
陳灝順著楊子婧的手指著的方向望過去,那座跨海橋細長且狹窄,但很神奇的是,橋的另一邊是大海,真的有種楊子婧話裡後花園的意思。
跨海橋與陳灝三人所站立橋的中間就彷彿是一個池塘,還能清晰見到下面的石頭。
湖與大海相連,前所未聞。
陳灝眼神從湖到海,他興奮問道:“那這個湖裡的水是怎麼進來的呢?”
“跨海橋下面有個孔,當外面大海在漲潮的時候,海水會自然澆灌到這個池塘裡面,就形成了一個小型的湖泊。當海水退潮的時候,這裡的水位就出不去了。”
“藏海還有一個寓意,那就是在那個山河破碎的年代,林爾嘉先生不希望任何國家、任何勢力對我們祖國的山河來進行侵佔,所以把大海藏在家裡,就好像把祖國的山河藏進自己的懷中,來加以保護一樣。”
從楊子婧的言語裡,陳灝能感受到那位林爾嘉先生的拳拳報國之心,頓時肅然起敬。
三人步伐沒有停止,而是繼續逛著菽莊花園,其中停留時間最長的是“鋼琴博物館”。
鼓浪嶼,又名“鋼琴之島”和“音樂之島”,是因為音樂在這座島上生生不息,牢牢地紮根,留下了不朽的印記。
早在1913年,鼓浪嶼出現了第一架鋼琴。
後經教堂音樂的傳播,普及到學校、社會、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