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第2/3 頁)
的寵愛?仁孝皇后也就是死的早,要是活著,誰知道會不會是另一個衛子夫。這就是出身太高的弊端。反觀宋朝、明朝皇后,大部分出身平民,反而能以仁厚之德得到朝臣敬重,因為身後沒有龐大勢力威脅皇權而得到皇帝的真心維護。
想到這兒,衲敏不由得想起過了康熙孝期,就該雍正朝首次選秀了。孃家大侄女過了年齡,已經許配了一戶普通旗人,不用擔心。二侄女也得了太后暗示,跟完顏氏交換過庚帖,過幾天也算正式定給弘明瞭。令人憂慮的是,三個小侄女都到了選秀年齡。如果不讓她們參選,將來勢必不好婚配。可要是讓她們參選,又該如何安排呢?
雍正見皇后微皺眉頭,便問:&ldo;怎麼了?&rdo;
衲敏覺得這事沒什麼可瞞的,便一五一十說了,雍正坐在書案前想了想,吩咐:&ldo;既然是皇后親侄女,配給普通旗人未免委屈了。弘時媳婦也是個沒兒子命的,連生兩個孫女。不如,一個給弘時做側福晉,另外兩個,指到宗室裡吧。&rdo;
衲敏一聽,心裡直罵娘:弘時能不能活過明年還兩說呢!叫老孃侄女兒給你兒子守寡呀!嘴上卻急忙說:&ldo;皇上這麼安排,是對臣妾孃家隆恩。按理,臣妾本不該辭。只是,烏喇那拉氏家,在康熙朝已經出了位皇子福晉,如今,臣妾更是貴為一國之母。如今,萬不能再有秀女嫁入皇家了。就算只是側福晉,也是不合適的。臣妾雖然疼愛侄女,希望她們嫁的好,但是,臣妾更應為國家著想。臣妾愚鈍,聽聞漢朝後族常與皇族聯姻。有史官評議,說後族專權,誤國誤家,致使朝政、百姓困苦。我朝雖然有後宮不得干政之說,但事關命婦事宜,臣妾鬥膽諫言:不單臣妾孃家親侄女,就是其他烏喇那拉家的姑娘,也是不能指給皇子們的。還請皇上體諒臣妾啊!&rdo;說著,扶著書案就要給雍正磕頭。
雍正聽皇后一席話,也想起當年佟家姐妹和後來的&ldo;佟半朝&rdo;、如今的&ldo;佟國舅&rdo;。皇后之言,不無道理。皇后出身固然不能太低,然而,後族也絕對不能過大,以至於外戚專權。見皇后要下跪,急忙伸手扶起,軟語安慰:&ldo;朕不過是一句話,倒換來你這麼一大堆&l;諍言直諫&r;。朕知道你素來不喜歡孃家過度參與朝政,更明白你害怕後族過大,引起朝廷不安,讓朕為難。你為朕做的每件事,朕都知道。朕想把烏喇那拉氏家姑娘指給弘時,也正是看中這點。希望內侄女能像皇后一樣賢德,規勸弘時做個好皇子。不過,既然你這麼說,那就罷了。再給弘時挑個其他滿蒙貴女就是。至於內侄女們,過了複選,就由你做主,或是撂牌子、或是指給宗室,還不是咱們的皇后娘娘說了算嗎?&rdo;
衲敏聽聞,心裡高興,原來這雍正大叔這麼通情達理啊。急忙又給雍正福身答謝。雍正笑著受了皇后的禮,換個胳膊抱兒子,想了想又問:&ldo;說起來,弘曆也到了該娶媳婦的時候了。朕前幾年就留意瓜爾佳的閨女和富察家的嫡女,還有西林覺羅家的孩子,都不錯。平日裡外命婦來請安時,皇后可留意過這幾個孩子嗎?&rdo;
衲敏站在書案前仔細回想,最後搖頭,&ldo;臣妾慚愧。這幾年不管宮務,竟然沒注意過呢。不過熹妃妹妹應該注意過吧。不如臣妾哪天叫她來問問。說起來,她是弘曆親娘,也該聽聽她什麼意思。&rdo;
雍正聽了,並不搭言,半晌方說:&ldo;弘時的婚事何曾問過李氏什麼意思。熹妃一個藩邸格格出身,就比側福晉還高貴了?這件事皇后只管先看,等到時候,朕自有主意。少不得要煩勞皇后。至於熹妃那邊,她不是懷孕的時候管理宮務累著了?叫她好好歇著吧。&rdo;
衲敏答應,暗暗猜測,是不是哪個嬪妃又給熹妃上眼藥了。怎麼這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