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接受報社的採訪(第2/2 頁)
池漁笑著點了點頭,“當然!配合你們是我的榮幸呢,這可是人民日報啊!全國人民的精神食糧,我還要多謝你們,大冷天的趕過來,真是辛苦了。”
兩人簡單地客氣了一番,就進入了正題。
其實大致也就是三個問題:
一是江池漁的出生年月、成長經歷、教育經歷;二是江池漁的學習方法和經過;三就是關於她的私人問題了,為什麼剛下鄉就結婚生子。
江池漁半點沒有隱瞞,用自己的方式潤色後,給出了答案。
“我的父親是雲市現任織布廠的廠長,他從小就很重視我的教育,就連我的禮儀也都是經過了專業的培訓的。
哦,我的禮儀老師你們可能聽說過,就是常書桐女士。”
小張張大了嘴巴,“就是那個現任的市長夫人?”
江池漁點了點頭,繼續說道:“這麼多年以來我一直堅持學習從未放棄,這也是為什麼我在下鄉之後,能夠得到我的老師宗教授指導的原因。
他即便人在鄉下,也是初心未改,從未放棄過對文學的熱愛。”
這會輪到記者同志震驚了,“宗教授?是我前天剛剛採訪過的那位,京大的外語系教授?”
江池漁含笑表示認同。
“學習哪有什麼捷徑和技巧啊,不過就是努力和付出罷了,只要大家願意學,都可以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最後就是關於我自己的私生活了。
我當初也是懷揣夢想,才決定支援國家政策去下鄉的,可是沒想到會交友不慎,還沒出火車站就被同行的知青迫害。
她因為嫉妒直接把我推下火車,如果不是我現在的丈夫挺身而出救了我,把我抱住了,不然恐怕我已經不在了,至少不會像現在這樣幸福地活著。
不過,國家的法治不容侵犯,那人當時就被公安同志扣留了。
我相信國家選人的眼光,我的丈夫他真的是個很好的人,努力、上進、刻苦、有責任感,無論是哪一方面來看,我當時都只能嫁給他。”
江池漁沒有明說,但是懂得都懂。
即便是在開明的城市裡,與男人有了肌膚之親那也是會壞了名節的,更何況是在偏遠的農村。
採訪很順利地結束了,幾個人帶著指令碼和機器離開了。
回去的路上幾個人還在討論江池漁,有誇她勤勞樂觀的,有誇她知恩圖報的,只有小張抿著嘴不說話。
女記者問他為什麼不說話,他磕磕巴巴地回答:
“我覺得江同志很幸運,她出身好,家裡重視教育,給了她最好的學習環境和資源,我們不能否認她的高吧!
再說了,不知道她是不是上輩子做了什麼好事,遇到的都是貴人。
她那個老師可是常書桐女士和宗教授啊!要是有這樣的大佬指點我一下,沒準我也能考個大專上上呢!”???
女記者不認同地反駁他:
“你說她高,可是雲市畢竟是個小地方,其他地方有很多軍政家屬的更高,家裡給的學習環境更好,可是結果呢?
你這樣想還認為她真的只靠幸運麼?
還有老師,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兩位大佬的學生一雙手都數不過來吧!可高考狀元也就只有一個江池漁。
江池漁同志之所以會這麼說,不過就是人家念著恩師的情誼。
她是個懂得感恩的女同志,我覺得她將來一定會一飛沖天,有更廣闊的天地的,至於你啊,小張宗教授真的指導你,在不知道會恢復高考的時候,你會願意接受麼?”
幾人茅塞頓開,是他們格局小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