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 地球與藍星(第1/2 頁)
雨一直下到了第二天早上,且沒有絲毫減弱的勢頭。玩家們在這時大都已下線,只剩下部分深度玩家依舊還留在遊戲裡,他們似乎對於這個世界的一切都興致盎然。
“這遊戲真的牛啊,太牛了…”
馬映隆也是那些沒有下線,依舊奮戰在遊戲當中的玩家一員。
玩家的下線是有個過程的,就像陳北以前玩過的遊戲那樣:身體慢慢虛化,直至完全消失。
這個過程會持續三十秒,在途中被其他玩家或是什麼東西攻擊的話,將會被中斷下線。
這是在某些聯網遊戲中很常見的做法,一般出現在生存遊戲當中。為的是防止玩家被打了之後透過下線來規避戰鬥。
《仙路》這款網遊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能算是一個“生存遊戲”,因為它具備著一個生存遊戲該有的大部分元素,甚至更加豐富。
在這裡面,你不僅要吃喝拉撒,同時還得當心疾病——不是什麼東西都能往嘴裡塞來填飽肚子的。吃東西不注意的話,就和現實裡一樣:輕則拉肚子,重則食物中毒。
“肖瀟你在現實裡是幹什麼的?我看你好像對於這種野外生存、蓋房子之類的活兒很熟悉。”馬映隆此時正和女玩家肖瀟一起在杜村外的一片地裡忙活著。
他倆正在用晚上的時候從樹林裡搞來的材料建造著一間簡易的房子。
這是一個有著超凡力量存在的世界,而馬映隆他們就像是以往玩過的那些生存建造遊戲裡的主角一樣:有著徒手擼大樹、挖地基,造房子的能力。
這對於力量值高達21點的馬映隆,以及同樣高達16點的肖瀟來說,還真不是什麼難事。
當然,那些沒有他倆這麼高力量值的玩家是做不到的。他們連幾百斤的木頭都要兩個人抬,更不用說是像馬映隆他們這樣直接用手“摟”了。
“我是開拓民。”
肖瀟用手腕擦了把額頭上的汗,他倆忙高強度活了一夜,之前還拉了一頓肚子,可這一夜下來,兩人居然還沒怎麼感覺到累?
是的,在《仙路》這款遊戲裡,也是有著疲勞感模擬的。
這倒並不是什麼新鮮技術,但由於這款遊戲的質量實在是太高,以至於連這點稀疏平常的東西也已經足夠被玩家們拿出來吹捧,覺得牛比了。
開拓民是藍星人但對於那些離開母星,前往太陽系內其他人造殖民地生活的藍星人的稱呼。他們是人類探索太空的先驅者,是值得所有藍星人尊敬的物件。
和火星不同,人類早在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的時候就在嘗試著改造木衛六了,因為相比較大氣層已經十分稀薄的火星。木衛六至少還有著比較完整的大氣層。
藍星,雖然被陳北稱之為地球二號,但還是叫它藍星吧。
藍星的科技水平是要比陳北的老家地球發達很多的,哪怕將藍星的科技線回退到陳北穿越時的2020年,地球與藍星之間的科技水平差距也依舊不小。
藍星人雖然在踏入宇宙的時間上比地球人要晚,但藍星人早在二十世紀中期就已經開始嘗試著在月球上建立起巨大的地球生態圈了。
在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之後,藍星人成功了,大概是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人類的第一個月面大型仿地球生態基地“廣寒”完美落成。
雖然沒有重力,而且在很多方面都需要靠著地球輸血,但在另外的一些方面,廣寒也已經做到了部分的自給自足。
將時間放到現在,也就是二十一世紀五十年代,具體哪一年陳北不清楚。反正陳北在聊天群裡看到過,一個玩家說他是木衛六的“重華”區開拓民。
人類是與在開始建設月面基地的同一時間開始改造木衛六的,然後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期開始向著已大致改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