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第2/3 頁)
看得開,找就找唄,他們之間沒有愛情,只是搭夥過日子,不過後來這事兒鬧大了。
爺爺一下子要跟祝老太太離婚,覺得自己找到了真愛,還百般挑剔自己的髮妻不懂浪漫,一股銅臭味兒。
說實話當初祝捷不覺得有什麼,但是現在想想,呵,她自己跟祝老太太還真像。
祝老太太也狠,硬是不同意,那女的生了個兒子,想要進祝家門,不過最後抱到祝家的只有她的兒子,而她跟著爺爺私奔了。
後來回來的只有爺爺一個人,對那個女人閉口不談。
祝老太太繼續過日子,不過爺爺卻日益衰敗,他甚至不再說話,只是不停地畫畫寫字。
沒有男人撐門面,祝家果然像老太爺擔憂的那樣,逐漸衰落。
要不是祝老太太手段了得,光靠女人的交際圈拉扯著,否則祝家還真的有可能從上流圈跌落下去。
在那種窘境之下,爺爺無法面對如此沒用的自己,選擇了自殺。
一條粗麻繩,蹬腿一踢,凳子倒下,祝家的老爺子就這麼沒了。
留下三兒兩女和他的髮妻,祝老太太的日子過得越發艱難,家裡留下的古董開始變賣維持生計。
好在子女們慢慢長大,真正讓祝家走出困境的,是祝捷的大姑姑出嫁。
她攀上了更好的門第,相夫教子。
就從大姑姑開始,祝家的女人似乎得到了保佑,小姑姑嫁的門第更好。
而祝家兩個兒子娶得妻子也都是名門之後,當然吳沁芬不算,祝捷的親生母親家裡是做奢侈品生意的,她還有個大伯母,家裡做旅□□業的。
至於私生子的小叔叔,成年之後就出國了,祝老太太給了他一筆錢,就不搭理了。
總之祝家女和祝家媳在上流圈,都算是引人注目的,祝家更是眾所周知的陰盛陽衰。
在這種氛圍之下,到了祝捷這一輩兒,從小她受到的薰陶,就是冷酷的現實教育。
交朋友首先考慮這個人對自己有沒有用,門第如何。
如果遇到不公平對待的時候,對方比自己後臺硬的,那就忍著不要發火,還要儘量和他們成為朋友。
當然她以前年紀還小,涉及到情愛方面的少。但是自從她初三畢業,要升入高中之後,祝家老太太總會給她科普各家門第裡面,跟她差不多同齡的少年們。
哪個少年有出息,哪個又沒出息。
聽得祝捷異常難受,這比封建殘餘大家庭還要誇張。
至少古代那時候說起公子哥兒,那都避著姑娘家,怕影響她們閨譽。
現在民風開放,這可方便了祝家老太太教導孫女,幾個小姑娘排排坐,吃飯的時候都要聽一耳朵。
祝捷不知道其他幾人是什麼感受,總之她每次都有一種自己是個再接受調/教的高階ji/女,隨時準備出去賣。
當然這說法有些誇張,不過也沒好到哪裡去,祝捷對這種風氣是深惡痛絕。
&ldo;聽到了嗎?&rdo;祝老太太見她半天不答話,又問了一句。
&ldo;聽到了。&rdo;
祝老太太總算是滿意了,自始至終她連一眼都沒看向祝柔。
她討厭私生的孩子,哪怕讓祝柔進門還序齒了,她依然不拿祝柔當孫女瞧。
不過在這方面,祝捷挺羨慕祝柔的,她倒是祝老太太一手教大的。
她聰明、人長得也漂亮,祝老太太對她花了很多的心思,似乎又看到了祝家一位即將拔尖的名媛,以後找個好孫女婿,依仗著孫女婿的家世,把祝家再提拔一層樓。
但是這也意味著,祝捷是沒有人生自由的,她像個提線木偶,全權聽從祝老太太的調遣。
</b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