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第1/2 頁)
普京聽了李韋德對於蘇共第27次代表大會上某些主要決策的看法後,並沒有說話表示什麼,沒有贊同也沒有反對,而是雙眼盯著手中的咖啡杯,似乎正在思考著什麼。
而說完看法的李韋德,看到普京並沒有說話,又猶豫了片刻,最終下了決定說道:&ldo;嗯……普京先生,說實話,我這次來東德做的生意,和蘇共第27次代表大會的決策是有所關聯的。其實我是一個軍火商人,這次來東德,只是想趁著駐德蘇軍的裁軍,購買一些裁軍所遺留的軍火,販賣到國外去罷了。&rdo;
李韋德終於決定,還是對普京說自己來東德的目的。因為李韋德漸漸發覺,如果有可能的話,能不能透過普京的幫助,而打通軍火來源的渠道呢?雖然李韋德不清楚普京的真實身份到底是什麼,權力和能力到底有多大,但他還是可以肯定,普京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李韋德有種第六感,或許眼前的弗拉基米爾&iddot;普京,正是自己這次的生意能否實現的關鍵性人物。
面對李韋德的坦誠,普京抬頭和一旁始終笑嘻嘻的愛琴,眼神對視了一眼後,嘴角罕有的露出了一抹笑意,靠在沙發上用手敲了敲扶手說道:&ldo;有件事情韋德你肯定並不知道。其實這次的蘇共第27次代表大會,還談到了軍火輸出的有關問題,進行了初步的決策。&rdo;
普京的話讓李韋德雙眼立即一亮,因為軍火輸出的有關問題,不就是和自己這樣的軍火商息息相關的麼?到底是怎樣的決策呢?李韋德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只聽普京沉穩著語氣,不慌不忙的談道:&ldo;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初期,我們當時的蘇聯政府,奉行戰略重點在歐洲的政策,加之國內急需重建,對第三世界不感興趣,而且第三世界國家對蘇聯戰略價值不大,因而軍火輸出主要限於華約國家。&rdo;
&ldo;但隨著與你們美國爭奪世界霸權的戰略需要,對第三世界國家的軍火輸出,開始成為蘇聯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60年代至70年代,蘇聯軍火出口的動機,便是藉助軍貿槓桿為政治、外交利益服務,軍貿軍援的目的是控制第三世界國家,以換取海外軍事基地的使用權。&rdo;
&ldo;如今我們的戈巴契夫總書記,身為蘇共中央總書記兼蘇聯國防會議主席,在蘇共第27次代表大會上,對蘇聯的外交政策調整的同時,軍火出口政策也有所變動。因為我們已經開始擔心國內日益嚴重的經濟問題,可能難以支撐蘇聯在全球的軍事戰略,只有把經濟發展作為國家首要戰略,才是根本出路。&rdo;
&ldo;因此,在考慮透過軍火出口實現政治目的的同時,我們開始重視軍火出口的商業利益。這樣一來,我們將會大大減少過去饋贈式的軍火出口政策,將會放棄一些付不出現金和拖欠債務的國家。而對於第三世界中的富國,尤其是中東富產石油的國家,將會進行大量的軍火輸出。&rdo;
普京的一番話,所流露出來的潛藏意味,讓李韋德是心花怒放,雖然按捺住了激動的心情,但他還是忍不住插話,試探的問道:&ldo;普京先生,您的意思是……&rdo;
自有國家以來,國際軍火貿易一直是調整國際政治關係、推動國家戰略的有力槓桿,因而在國際政治與經濟領域享有特殊的地位。軍火貿易作為一種戰略工具,軍貿動機選擇必然根源於國家戰略,軍火貿易的開展也必然帶有濃厚的戰略色彩,因此由其國家戰略不難推斷其軍貿動機的選擇和軍貿政策的走向。
如今如普京所說,在以戈巴契夫為領導下的蘇聯,剛剛確立把經濟發展作為國家首要戰略,對蘇聯的政治軍事經濟外交政策調整的同時,軍火出口政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