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商定材料(第3/4 頁)
吃完拉麵兩人坐公交車到車家村附近,到了散活市場那看到不少熟人,陳安民沒看到李建軍,不過看到了嚴紅軍和他幾個老鄉。
“紅軍,怎麼樣?”陳安邦過去打了個招呼,今天出門沒帶煙,陳安民也不抽菸,只見嚴紅軍從兜裡掏出香菸遞了過來,陳安邦笑著說:“我不抽菸,所以今天也忘記帶煙了。”
“還能怎麼樣?要是有活就不在這邊等了。”嚴紅軍把煙收回去自己點了起來,一邊抽菸一邊有些神情焦慮的說道:“要不是前幾天跟你去排隊領了些工資,我們幾個這幾天就要喝西北風了。”
民工長時間接不到活其實是正常現象,畢竟剛開年,開工的工地非常少,而嚴紅軍他們嘴皮子也不厲害,攬活根本搶不過那些嘴皮子好的。
嘴皮子好的有一半都是幹活不太出色的,而且大多數是在地方上有些混混名聲的居多,他們攬到活之後也有人會轉包一手。
同樣是在濱城攬活的木工,彼此之間也有一條鄙視鏈,東南沿海的工價比江淮地區的高,江淮地區的比除東南沿海的其它地區高。
而像陳安邦與嚴紅軍他們同屬一個地級市但是不同縣,但是陳安邦那邊的木工價格就比嚴紅軍他們高一點,以前是高五角,現在差不多要高一元錢了,單獨的點工可能無所謂,可要是人多了差別就出來了,所以嚴紅軍他們老鄉基本上都是層層轉包最後的接盤者,到後來不接都不行,因為沒活幹快沒錢吃飯了,所以硬著頭皮接一些低工錢的活養人。
幹活又好又能說會道的那種人,基本上一年到頭都不愁活幹,這種工人已經算是工人中的佼佼者了,陳安邦覺得自己可以算是其中一員,原本只是勉勉強強,現在重生之後自然是理所當然。
“我這邊過幾天有個活需要大量吊頂的木工,你們要是不忙都可以過來給我點工幹,不過我現在這邊有點事情,我先忙完了再來找你談,你可以先清點一下人數。”陳安邦遠遠望到劉萍還沒有收攤,急忙跟嚴紅軍交待了幾句,便帶著陳安民去見劉萍了。
“劉姐,忙著呢?”陳安邦走到煎餅果子攤位面前,隔著推車與劉萍打招呼。
“喲,小陳啊,吃了嗎?”劉萍正在給顧客攤煎餅,聽到陳安邦打招呼一抬頭,也笑著打了聲招呼。
“吃過了,姐你這邊還在忙是吧。”
“我這邊應該也快了。”劉萍看了看手上的坤錶“現在已經一點多了,往常這個時間也就差不多沒有什麼客戶了,你稍等我一會,我把推車送到大姑家去就回來。”
原來劉萍老公的大姑家在車家村附近住,劉萍每次出攤之後都將推車放在她家院子裡邊,這樣能省去很多力氣,要不然推車是不會丟,但是車上的小物件可就不好說了。
劉萍將東西收拾好,陳安邦則招呼陳安民一起幫忙推車,說是幫劉萍把東西快點送回去,劉萍看有人幫忙確實快一些,也就沒有推辭,仨人差不多花了十分鐘時間把推車送到小院裡。
因為常來常往,劉萍有大姑家小院的鑰匙,開啟門將小推車放了進去,劉萍又進屋打了個電話,通知老頭老太太在家裡等著,一會他們就過去碰裝修方案。
劉萍老公他大姑本來也想過去看看,但是劉萍一想去得人太多了人多嘴雜,到時說什麼主意的都有,就以老太太腿腳慢,現在還沒定下來,等確定好了再過去看看為由拒絕了。
劉萍帶著陳安邦、陳安民健步往侯一小區走去,仨人大概十來分鐘就到了老張頭樓外,接到電話通知的老張頭推掉了下午的打滾子比賽,在家和老太太一起等著看裝修方案。
這次的舊房因為戶型面積較小,陳安邦畫效果圖時沒有選擇傳統的客廳或餐廳效果圖,而是畫了一張頂檢視,大概類似於後世房產公司銷售時發的戶型圖,陳安邦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