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第1/2 頁)
&ldo;大陳&rdo;是電影《女飛行員》中出身於童養媳的女飛行員的原形,由於她身材高大,飛行員們都叫她&ldo;大陳&rdo;。又由於她是專機飛行員的典範、我國女飛行員中的佼佼者,就像飛行員隊伍中的一面旗幟一樣高高飄揚在飛行人員的心中,人們又都親切地叫她&ldo;大旗&rdo;‐‐她就是被稱為&ldo;藍天女豪傑&rdo;的第一批女飛行員陳志英。
在無線電通話中,可以聽出作為機群指揮員的陳志英正在透過電臺與地面指揮員聯絡,但具體的情況是無法知道的。因為,正在此時,我所在的伊爾-18機組已經奉命起飛了。
當天下午,我已經順利完成任務從成都返回北京。當我們機組走進空勤食堂就餐的時候,數百人的大食堂裡出現的局面一下子使我驚呆了!一改平時吃飯時人聲鼎沸的場面,偌大的食堂突然變得鴉雀無聲,每個人的表情沉重而又嚴肅,彼此之間誰也不說話,周圍的空氣就像被凝固住一樣,我的情緒也被這種異常的氣氛所凝固,除了吃飯,也不敢在這種時候問別人究竟是為什麼。我看到不少人簡單吃上幾口飯,撂下飯碗就悄悄走出食堂。憑我個人的判斷,部隊一定發生了重要事情,而且是足以使整個專機部隊產生震撼的事情。
原來事情是這樣的。
當天早上,陳志英帶領三架直升機組奔向機場做起飛前準備的時候,作為指揮員,做出了一項很重要的決定,憑她的第六感覺,認為準備讓外賓乘坐的兩架飛機中的一架可能有問題,要將自己乘坐的指揮飛機改為外賓乘坐的專機,與那架認為不太好的飛機對調一下。為了便於外賓登機,在專機停機坪上對飛機位置的安排是有不同的。陳志英認為飛機有問題,並不是飛機帶著明顯的故障,而是憑飛行員平時在經常飛行的感覺中,對諸多飛機所產生的印象。這種現象對每一個飛行員來說都是存在的,飛機的許多機械故障隱藏得很深,在這些故障從量變達到質變之前很難及時被發現。再說這三架飛機已經經過專機師與空軍有關部門的檢查。陳志英抱著對專機任務極端負責的態度,在專機位置調配的關鍵時刻,經過地面指揮員即專機師領導的同意,將危險留給自己,把安全讓給別人。
由三架直升機組成的專機機群活動中,擔任指揮員的陳志英坐在第3架飛機上,前兩架乘坐外賓的飛機按預定時間起飛了。這次外賓要去的地點是天津楊村機場,在指揮機上乘坐的還有陪同外賓首長的警衛員、新聞記者、隨機機械師等。駕駛這架飛機的兩位飛行員中,有一名是我國第二批的女飛行員。這位女飛行員身材高挑,面目俊秀,行動機靈,連比她小的飛行員們都叫她小潘。按照規定的時間,後兩架專機也跟進起飛。經過不到一個小時的飛行,陳志英的指揮機已經出現在楊村機場的視界之內,已經安全落地的前兩架飛機的機組人員、楊村地面負責接待外賓的工作人員以及外賓正翹首以待,等著飛機降落,地面指揮員手握話筒,正把機場的降落條件告訴飛行員。飛機已經對正跑道,高度逐漸下降到200米,眼看兩三分鐘之後就要落地,意外的事情突然發生了。只見空中的飛機突然失去平衡,旋翼帶著很大的坡度,向左一邊旋轉,一邊急劇下降高度,還未等到地面指揮員問清飛機上發生的情況,飛機已經向左旋轉300度,朝著地面垂直墜落下去,此時距離機場只有4公里。考慮到對外賓的影響,地面工作人員以別的理由將外賓的疑慮搪塞過去,外賓的活動程式正常進行。
在機場救護人員還未到達之前,墜機現場附近正在田間勞動的一位生產隊長,看到飛機出事後,丟下手中的工具,不顧一切地沖向出事地點。他首先看到的是被墜落飛機甩在外邊的那位女駕駛員,救人要緊,他將人背起來就走。此時,還剩一口氣的小潘,用盡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