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頁(第1/2 頁)
隨著太后的病,方貴妃的死,張賢妃、林貞妃、宜嬪的沉寂,宮裡越來越安靜了。
臨到頭,四妃中除了一向不理世事的宋德妃,竟只有劉淑妃保全了自身。事情發生後,劉淑妃一改萎靡之態,當即振作了起來,她似乎也明白了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的道理,齊王雖是第一次被下命前去藩地的,但這樣做何嘗不也是救了母子二人。
除了劉淑妃外,還有一人也活躍起來,那就是沉寂已久的安貴人。
不,現在該改口叫安嬪了。
那次事後,宮裡的高位嬪妃死的死,沉寂的沉寂,唯一不降反升的竟是張賢妃的族侄女,張家的女兒。
據問玉說,當初就是安貴人告密,建仁帝才提前知曉有人打算謀反。雖然這個局本來就是建仁帝親手佈下的,但他們並不知道發動的具體時間,安貴人的告密給省了不少事,被升位份也算是對她的賞賜。
這件事知道的人並不多,但突然被晉了位份,等於一下子就將安嬪顯了出來,不過晚香看她渾不在意的樣子,似乎並不在乎別人怎麼說,也不關心張家人的死活,也許這就是為了自己所活吧。
世家女享受了家族的供養,等長大後被送進宮為家族謀求利益,真正能為自己活的又有幾人?安嬪這事雖做得有些冷血無情,但誰又能說是她的錯呢?
誰也不能。
現在小孩每天卯時去書堂讀書,到了下午申時才會回來,每日還要去乾清宮一趟,異常忙碌。
顯然這些忙碌也幫助小孩在快速長大,現在他漸漸學會了獨立,學會了規矩,學會了仁義禮智信,學會了很多大道理,也學會了明辨是非,倒不像小時候那樣黏晚香了。
相反,小孩和建仁帝十分親近。
可能這就是所謂的血脈相連吧,曾經建仁帝把自己所有溫情給了自己的嫡子,若干年後因為嫡子長大收了回來,如今又給了嫡子的兒子,說不定等哪天小孩長大了,這份溫情也沒有了,不過還沒到那時候,誰又知道未來是怎樣?
總之在小孩的口中,建仁帝待他十分親厚和藹,晚香沒有目睹過那種場景,但從榮慶待小孩的態度中就能管中窺豹。
也許這就是小孩的福分,他在幼年時失去了很多,現在上天又從別的地方補給了他,晚香雖對建仁帝內心複雜,但對這種情況卻是樂見其成的。
在皇家,永遠只有一個天,那就是皇帝。有皇帝的眷顧,不管是當下還是未來人生的漫漫長路,總會走得坦蕩些。
建仁帝的態度慢慢影響了宮裡人的態度,而宮裡的態度也漸漸影響到了前朝,現在似乎所有人都預設小孩就是未來的儲君了。
雖然還沒有那個名分,但建仁帝親自下旨從翰林院挑了幾個侍講做小孩老師,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大臣們似乎也對這種情況樂見其成。
一來之前的奪嫡之爭惹得朝局動盪不安,二來陛下好不容易選個繼承人,能選出來已經很不容易了,再則小孩沒有母族,即使成了儲君,也不會太影響朝廷目前的格局。
從龍之功雖好,但有人崛起,就會有人沒落,崛起的是少數,沒落的佔大多數,既然如此,還不如保持當下這種局面。
似乎所有人都達到了一種默契,這種默契存在於朝堂,存在於皇宮,也存在於君臣之間,也因此不管是前朝還是後宮,都進入了罕見的和平期。
就在晚香覺得其實這樣的日子也不錯時,建仁帝病危了。
其實建仁帝的身體一直不太好,只是他向來諱醫忌疾。
這也是李院正厭惡善元子二人的原因所在,之前說過。
那次事後,建仁帝看似病了一陣又好了,實則並沒有真正的好,反倒是以前暗藏在身體的隱患都在那次爆發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