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第2/2 頁)
斯爾雷以及法國復闢的波旁王朝的外交大臣塔列朗等人,控制了會 議的決定權。
維也納會議幹了兩件事。一是復舊,即按&ldo;正統主義&rdo;原則恢復封建秩 序。於是,法國、西班牙、南義大利、皮蒙特一撒丁、漢諾瓦、黑森‐卡塞 爾等國君主紛紛袍笏登場,在歐洲掀起一股復闢的逆流。二是分贓,即瓜分 戰敗國的財產,瓜分歐洲的勢力範圍。據此,英國擴充套件並鞏固了殖民霸主的 地位,俄國在第三次瓜分波蘭的基礎上又向西深入歐洲 250 英里,同時又獲 得了比薩拉比亞和芬蘭。
在對弱小國家的領土任意分割和對民族任意肢解的交易中,也改變了德 意志的政治地圖。普魯士同沙俄謀劃,俄國獨吞波蘭,普魯士兼併薩克森, 這一企圖遭到奧地利的激烈反對。1815 年 1 月 3 日,奧、英、法以及荷蘭、 漢諾瓦、巴伐利亞達成秘密協定,以戰爭相威脅,迫使普俄讓步。沙俄控制 了一個縮小了的波蘭王國,普魯士獲得薩克森的 2/5。為予以補償,普魯士 又得到了萊茵蘭‐威斯特伐利亞。這樣,普魯士的重心就向西移動到達法國 的邊界。奧地利則從德意志的西部邊界撤回,重心東移。它放棄了尼德蘭和 從前在上萊茵的領地,取回或取得了加里西亞、伊裡利亞、蒂羅爾、福拉爾 貝格、薩爾茨堡以及萊茵河地區和豪斯魯克地區。英王所轄的漢諾瓦獲得了 希爾得斯海姆、戈斯拉爾和明斯特蘭北部,並升格為王國,橫在東部普魯士 和西部普魯士中間。南德諸邦除稍有變動外,基本上保持萊茵聯邦時期的領 土狀況。其他諸侯國也幾乎都儲存下來,但拿破崙時期的還俗教產和被剝奪 的教會領地仍維持現狀,不予恢復。
同領土調整後國家的支離破碎狀態相一致的,是全德範圍內統一的政治
新秩序並未形成。維也納會議雖然沒有恢復德意志的神聖羅馬帝國和幾百個 被合併的小邦,但卻保持了德意志的分崩離析。在列強的直接幹預下,建立 了一個由奧地利、普魯士、巴伐利亞、漢諾瓦和符騰堡組成的五強委員會,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