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4/4 頁)
的廣告部花半年的時間攻克全國一二線城市,關鍵是這媒體終端播放器必須控制住在我們手裡,你們和星雲電子那邊溝通一下,最好能自己生產。”
就這樣打著引進廣告終端的名義,星斗研究院的臨時研究員藤野總一郎閣下親赴日本,和老東家日立電氣談判引進液晶顯示器生產線的事宜。儘管日立公司是八十年代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日本公司之一,但進入九十年代後,因為中國市場戰略模糊和日本本土經營策略的改變,曾經在國內耳熟能詳的日立品牌此時已經遠遠落後於其他日資品牌了。當藤野總一郎提出引進液晶生產線和轉讓相關技術的要求時,公司高層並沒有堅定地拒絕。
冷戰後,隨著巴統協定的廢除,國際間對中國的技術轉讓尺度已經有很大的放寬。液晶屬於軍民兩用技術,找到變通的法子不是不可能。關鍵是對於日立來說,如果在日本本土的製造廠專門為星光娛樂製作這批產品,高昂的人力成本會使產品價格高的嚇人。如果能在內地設廠,既轉移了落後的液晶生產線,又可以利用那裡便宜的人工獲得高額利潤,何樂而不為?
藤野總一郎還特別暗示這家龐大的香港公司手下還有大批的的電子、機械類工廠,完全可以作為日立在中國的代工廠。另外它下面還有遍佈全國的物聯網路,如果這次合作愉快,完全可以引進更先進的電氣、機械等生產線,日立在中國東山再起也不是不可能的。在內地巨大市場的誘惑下,雙方一拍即合,為了避免再次犯上投資保守的問題,日立公司專門派出了以副社長佳山喜正為首的考察團赴香港和中星國際談判,引進液晶生產線也變成了與中星國際一攬子談判中的一項而已。
這些對香港的升斗小民來說還比較遙遠,他們在這個秋天最津津樂道的是內地娛樂新貴星光娛樂對香港老牌電視臺亞洲電視的收購。亞洲電視於1957年5月29日正式開業,前稱麗的映聲及麗的電視,於19第一間電視臺,前身為香港首間商業電臺,亦是全球第一間華語電視臺。香港人一般簡稱為“亞視”、“亞記”,算的上是香港電視界的旗幟之一。
但它和內地的聯通處境差不多,頭上始終壓著一個老大——香港無線臺,無論是影視製作,廣告收入,民間影響力都要差無線一籌,所以它處於一直在努力,始終被超越的地位。它的股權也處於一直轉手中,最近的變化是88年林百欣家族的麗新集團與地產商鄭裕彤家族的新世界集團,聯手入股亞視。現在鄭裕彤縮減了股份,由林百欣任亞視主席。
星光娛樂收購鄭裕彤的股份不難,關鍵是得到林百欣這個大股東首肯。而且作為公共事業,對亞視的收購還要徵得港府的同意,現在末代港督彭定康正因為立法會改選的事情和中央政府鬧的不可開交,他會同意中星國際這樣的中資公司的收購案嗎?
11月26日,星光娛樂臨時CEO原新加坡傳媒華語電視臺副臺長柯成業在香港宣佈,港府已經正式同意星光娛樂的收購請求,同時林百欣同意將股份出讓給星光娛樂和他多年的老友陳永棋,陳永棋以此入股星光娛樂,出任星光娛樂執行董事。
11月28號是感恩節,在美國旅行的鳳凰衛視創辦人劉長樂和專門趕來的原臺灣娛樂節目製作人斐庭秘密會談後,達成了用他所持有的鳳凰衛視的20%股份換股星光娛樂股份,並答應和默多克的新聞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