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鹽政(中)(第2/2 頁)
促得力,臣估摸著或能增產一倍。到明年年底或能到十五萬萬斤。”
朱翊鈞聽了點點頭,問道:“曬鹽場興建過程有何難處?”
王國光回道:“回皇上話,各地曬鹽場皇上都派了去年已經學會曬鹽的中官和匠戶指導,選址平灘,立閘引水都沒什麼問題。唯有工程浩繁,各地鹽司無銀米、工料可支,或有為難者,恐不能如期完工。”
朱翊鈞聽了,對張居正道:“鹽場之興革,為萬曆二年之頭號工程。老先生隨後要發朕的旨意,讓屬地官員全力以赴,保障支援。另外,朝廷要立即派欽差檢視,督促各地加緊施工,若有怠玩的,嚴懲不貸!”張居正應了。
朱翊鈞又問王國光道:“年產近五萬萬斤,此時鹽價多少?”
王國光道:“回皇上話,鹽價由引價定,引價由米價定,米價由邊防遠近而定。萬曆元年,九邊淮鹽引價大致為一小引二百斤半兩銀,按官文算大概四斤鹽七文錢。此為鹽商取鹽之本也。”
張居正此時接過話頭道:“但鹽商取鹽後,加上運費、鈔關之費和額派攤加,至京師售賣時,鹽價大概三十官文一斤。其他地方,視離鹽場遠近不等,低者二十官文,高者二、三百官文一斤。”
朱翊鈞聽了,驚呼道:“最高接近半兩一斤?”張居正點頭稱是。
朱翊鈞眼睛不知道往哪裡看,心裡面抓心撓肝的想打人。冷笑問道:“就算三十文一斤,百姓吃得起嗎?!”
張居正等大臣通通默然。朱翊鈞冷靜了一會兒,又問道:“半兩一引,鹽稅多少?”
見皇帝問的逐漸深入,王國光目視張居正。張居正回道:“回皇上,每小引鹽價中,二錢為稅。去年發引二百四十五萬,折色和開中加起來,朝廷共收一百一十萬兩,約為太倉銀之小半。”
朱翊鈞聽了點點頭,又問道:“鹽場產鹽,每斤鹽本錢多少?”
張居正道:“皇上,鹽場產鹽乃灶戶之徵課,朝廷沒算過灶戶煎一引鹽成本多少。”
王國光接話道:“皇上,臣因興趣,自家倒是算過。每一大引計人工、柴薪之費,各鹽場雖然不等,但平均計銀約六分,每斤約一文出點頭。”
朱翊鈞心算了一下,問道:“鹽商四斤七文從鹽場拿鹽,剩餘半文哪裡去了?以五萬萬斤計,一年三十五萬兩!”眾臣又默然。左侍郎陳瓚想回說養鹽司官、兵,回頭一想這些人都有俸祿、餉銀,又把那話兒吞進去了。
朱翊鈞聽了半天,心裡漸漸有了決斷,但決斷之前,還是先問張居正道:“老先生如何看?”
張居正沉吟道:“若用窩本,誠為良法。然則九邊之累無有了時;若仍開中,舊引盡支,鹽價必大降,鹽商無利可圖,仍開不得中也。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