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第1/2 頁)
話雖如此,可世上謀害人的方法有千百種,誰能敢保自己是金剛不壞?
服了他倆,我們回到了潼關。
飛騎大軍一分為二,由張遼和賈詡率領兩萬士兵救援洛陽,留下一萬士兵守衛潼關。
我率領原先的潼關守軍返回了華陰。
段煨其人,原也是董卓的部下,帶領軍隊佔據華陰多年。
他不似李傕和郭汜,只顧爭權奪利,不顧百姓死活。
他在華陰算是有所作為,為當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只是此人比較看重權利,並不容易向人臣服。
賈詡算是他的舊相識,曾在他軍中呆過一段時間。
當年的賈詡已經是名聲在外,受人推崇。
段煨害怕賈詡謀奪他的軍權,一直對賈詡懷有戒心。
故此,賈詡才離開了他,投奔了張繡。
這回他迫於形勢歸降我軍,本就不是心甘情願。
洛陽勢危,用來威脅他的飛騎大軍撤走了一大半,他若想奪回權利,就會趁機反口,不承認我的領導,那時我對他也將是無可奈何。
回到華陰,又一次見到了段煨。
此刻的段煨,態度和我第一次見到他有了明顯的不同。
進入他的官邸,他不單沒有出迎,而且在我走進屋裡時,連站都沒站起來,就坐在椅子上假裝喝著茶水。
&ldo;段將軍駐軍華陰多年,不是想一輩子蝸居在這小小的縣城之內吧?&rdo;我絲毫沒有在意,自己找了張椅子坐了下來。
&ldo;哦?我只是一個小人物,沒有溫侯的雄圖大志,在華陰我有吃有喝,還受百姓愛戴,我很滿足。&rdo;段煨不溫不火的回答我。
&ldo;那麼我說現在是段將軍獨霸長安的最好機會,將軍會怎麼想呢?&rdo;
段煨驚訝的望著我,不明白我話中的意思。
正文 第四十章 出征長安
&ldo;李傕和郭汜無道,在長安大肆禍害,為民所恨。此刻他二人軍中缺糧,軍心不穩,段將軍可以憑自己素有的良好名聲,團結周圍縣鎮的百姓,孤立二人大軍。然後尋找機會將兩軍各個擊破,得到長安地區的控制權。我當全力助將軍達成目標。&rdo;我對段煨繼續侃侃而談。
&ldo;我希望將軍能如同對待華陰百姓一樣,令長安百姓幸福安樂。&rdo;我認真的對他說道。
段煨已經不承認我的領導,用和我平等的語氣說話。
答應了繼續供應段煨軍隊糧草的要求,由著段煨去和軍中的謀士商量攻打李傕和郭汜軍隊的細節,我在段煨的府邸住了下來。
我在華陰暫時只能等待。
此次返回華陰,我身邊帶了五十名親衛。
在華陰縣城,只有他們是和我實實在在的一條心。
來我是準備一名親衛都不帶的,可架不住張遼不回洛陽的威脅,才勉強同意了他的意見。
返回華陰的第二天,我帶著十名衛兵上街了。
華陰縣城雖小,可是對比小沛還是比較繁榮的。
主街上,商鋪林立,吃喝玩樂之處俱全。
起來,我到三國以後,還沒有真正接觸過百姓的城市生活。
我所到過的城市,小沛,洛陽破敗,下邳,汝南經歷戰亂,宛城是好,我卻沒敢在城中遊逛。
華陰百姓活動如常,並不因為段煨歸順我軍而有所改變,可見段煨對城池的治理還是有一套的。
我帶著興奮的心情,走在華陰的大街上,一會進入衣帽店,一會又進入鐵匠鋪。
正當我感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之時,大街當中走來一名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