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第1/2 頁)
皇帝深知政令向下,往往有不通達的時候,故而今日來此東嶽觀拜祭,遇著了,便過問一句,只是這般一問,倒使得陛下的面色愈發的沉鬱起來。
皇帝將手中茶盞輕輕放下,蹙眉道:「石侍郎。」
石嵐清嚇了一哆嗦,從臣工裡邁了一步,恭敬應聲:「陛下。」
他心裡直敲鼓:那一日當出頭鳥,倒讓陛下給記掛住了,如今這林國舅的事兒原該大理寺管,再不然就歸宗人府,同他這個禮部侍郎有何干係?
好在陛下只是問起了史,平心靜氣道:「往前可有國舅行事不端的例子?」
石嵐清在心裡頭掂量了一下,這林國舅雖說是個十足的紈絝,可也是被皇帝小時候騎過尿脖兒的,再者說了,皇帝至孝,太后娘娘還好好的,怎麼都不會將國舅爺下了大獄去——更何況,國舅爺這犯的也不是什麼死罪大罪,這個惡人他還是不能當。
於是斟酌道:「往前也有,前朝世宗之妻弟,欺行霸市、搶佔民女、又當街縱馬踩踏行人,死傷者逾百,世宗判他流放三千里,永世不得回京。周朝明宗之妻弟,結黨營私把持朝政,進獻丹藥蠱惑帝妃,最終判了個流徙之刑……」
他舉得例子都是前朝皇帝的妻弟,同母舅沒什麼幹係,這樣林太后追究起來,他也好為自己開脫,更何況,這些例子裡,這些皇帝的小舅子犯了如此的重罪,都也不過是流徙罷了,如今這林國舅不過就是圈了些山頭,倒也不是什麼大事。
皇帝的眸色愈發的陰沉了。
他的視線落在石嵐清半躬的脊背上,疑心他又在指桑罵槐。
這石侍郎舉得例子全是皇帝的小舅子,莫不是又在含沙射影地說他沒老婆、沒小舅子,不能與前朝的帝王們共情?
這般一想,皇帝愈發覺得這石嵐清可惡,眸中閃過一抹厲色,語音寒涼。
「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朕不會因林盛初是朕的舅舅便網開一面,石侍郎,此事也關係禮儀,便由你同宗人府協作,督促林盛初將此山修繕如初。」他又睥睨一眼,望住了石嵐清因領命而抬頭的眼眸,語帶示警,「石侍郎,你舉得例子十分僭越。朕若有妻弟,一定嚴苛待之,絕不會如前朝那些個紈絝一般。」
石嵐清早就因了陛下的一句十分僭越,嚇的磕頭認罪,臣工們都低下了頭,不敢出聲。誰也不知道陛下怎麼會說起妻弟來,要知道,陛下到現在連個妻子都沒有,哪裡來的妻弟啊!
一時間場面十分的尷尬,就在這時,卻聽遠處上山的路上一陣兵器響動,眾臣工的神思皆被吸引,見皇帝正望過去,便也都悄悄抬起了頭,遠遠地望向山路。
但見那山路上把守的侍衛攔住了一人,那人身量極高,遠遠望去青袍黑靴,眉宇澄明,站出了一身芝蘭玉樹之氣象。
便有侍衛前來奏報:「啟稟陛下,來人乃是今科武舉頭名、軍器局六品參軍事黎立庵。」
皇帝心念一動,記起這人來。
皇帝十五歲便上戰場,在軍事上堪稱天才,故而一向對每三年的武舉十分關注,今年二月份的校場會試更是親臨,這黎立庵雖瞧上去清瘦若書生,八十斤練武刀舞起來如龍飛鳳舞,套路多招式奇絕,跑馬射箭更是能百發百中,更令人叫絕的是,此人擅升級武器,竟為原本的直通大炮配置鐵爪、鐵絆、發射前可用大鐵釘將炮身固定於地面,直接修正了軍中直筒大炮發射時後坐力大的缺點。1
皇帝自是深深地將此人記在了心裡,今日正巧碰上,這便命人將他帶上來。
黎立庵這便領著長隨,步履輕緩,一路行至皇帝身前,行了個軍禮。
皇帝惜才,見他以軍禮相待,又生的端方清正,更是心下寬慰,衝散了方才石嵐清帶來的氣憤。
「朕知道你。那一門虎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