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 章(第1/5 頁)
64
公主之前早有預料,如今得出的結論,也不過是印證之前所想。
她對李聞鵲笑道:“看來李都護若肯將排兵佈陣的智慧些許用在人心揣度上,什麼事情都瞞不過你的眼。”
李聞鵲沒有因為被調侃生氣,反是嘆了口氣。
“我從前也以為,只要把仗打好就夠了!”
明君能臣,君臣相得。在國富民強太平盛世的情況下,武將的確只需要安心守好邊關就行,其他身前背後的明槍暗箭,自然會有皇帝來處理。
但此時並非盛世,皇帝的權威也未達到那一步,柔然人還沒被打跑倒也罷了,現在柔然人沒了,邊關平靜安穩,許多人都有種“我上我也行”的錯覺,對李聞鵲這個位置垂涎三尺,無數隻手明裡暗裡想要拉他下馬。
李聞鵲也很清楚,再不長几分記性和警醒,他這個西州都護恐怕就當不了多長了。
“宋今此人,我回京述職時,曾見過兩回。他面若春風,未語先笑,對誰都客客氣氣,不因高職高低而瞧不起人。聽說回京之人除了陛見之外,都要將左相趙群玉、右相嚴觀海、長秋令宋今這三巨頭都拜訪個遍,接下來才能順順利利。”
“我當時年輕氣盛,不情不願去左右相府上送了禮之後,卻無論如何也不肯再去給宋今送禮了。”
“等我啟程前一日去向陛下辭行,便聽見陛下面色不愉,告誡我要友愛同僚,勿要像從前那樣當眾責罵,居功自傲。但我先前去陛見時,陛下並沒有訓斥,唯獨得罪了宋今之後,才有此事。”
“為免多生事端,事後我讓人給宋今私下送禮賠罪,才算了了。”
說完這些,李聞鵲苦笑。
“其實我也沒證據表明是宋今去告的狀,但能坐到宋今那位置,他與陛下朝夕相處,恐怕對陛下的影響會比左右相更大。既然是他指使楊長史做此事,又跟柔然人牽扯上,那殿下今後還是得小心再三,防人之心不可無。”
經此一事,李聞鵲也算明白了許多事情,與公主這番話可謂推心置腹,毫無保留。
一方面是答謝公主他們屢次提點之恩,另一方面他深知以公主和陸惟的能耐,在回京之後的博弈中也未必會是敗者,此時結下一份善緣,對自己有利無害。
“多謝李都護坦誠相告,我必銘記於心。”公主謝過他,又提醒道,“楊長史之事既然與宋今有關,恐怕也不好往上稟告。”
牽扯這麼大的事情,宋今肯定也做好了事情敗露的準備,李聞鵲要是直接向天子告發,要麼石沉大海,要麼可能被倒打一耙,事情只會變得更復雜。
李聞鵲頷首:“殿下放心,臣心裡有數。”
他不準備張揚此事,至於楊長史是生是死,如今混亂還未平息,事後也很難有人去追究了。
秦州風波雖然大致消弭,但梁州並沒有。
梁州刺史何忡在等不到方良回應的情況下,直接舉兵往長安進發了。
他
本身精通兵事(),身邊也有懂帶兵的部下?()?[(),一路上順帶就收了雍縣和扶風兩地,而這兩個地方被何忡拿下,意味著他距離長安已經很近了。
李聞鵲既然已經到了秦州,就沒有道理不去馳援京城,他還可以從後方追堵,與京城一起,對何忡形成兩面夾擊之勢。
更何況,是當今皇帝力排眾議,一手提拔了他。
無論從私情還是公心,李聞鵲都不太可能繼續在秦州停滯不前。
所以這兩天他除了休整兵馬,打算一鼓作氣追到何忡為止之外,還在等公主或陸惟甦醒。
現在公主醒來,他將要緊的事情都交代完,心裡石頭也算放下了。
公主略加思索,建議道:“你要去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