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侯公說服項羽釋放人質(第2/4 頁)
然大悟,拍拍自己的腦袋道:“我咋把他忘了!”
劉邦一直在想這任務除了酈食其能勝任,其他人免談。但是酈食其這個大忽悠被齊王炸了油條,劉邦就忽略了陸賈的存在。
陸賈是酈食其一樣的辯士,口吐蓮花的大忽悠,本領不在酈食其之下,人稱“陸鐵嘴”。
陸賈,楚國人,楚漢戰爭時做了劉邦的幕僚,太史公把他和酈食其放在一起作傳。
陸賈對漢朝的貢獻主要在劉邦稱帝后,比如劉邦得天下後,陸賈曾向劉邦諫言:“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乎。”
這就是那句著名的“馬上得天下,豈能馬上治天下?”的出處。
還有劉邦稱帝后,讓陸賈整理國家成敗的經驗教訓,陸賈經過蒐集資料,進獻了《新語》這本書。
該書為劉邦提供了許多治國之策,劉邦愛不釋手,常誇獎陸賈是他的老師。
張良讓陸賈去說服項羽,可能考慮到陸賈和項羽是同鄉這層關係。老鄉見老鄉,有些話便於溝通。
另外即便陸賈不能說服項羽釋放人質,也不至於被項羽殺掉,畢竟項羽最重鄉誼。
書說簡短,陸賈隻身去楚營說服項羽,很遺憾他沒有完成任務,具體原因太史公沒有記載。
我估計是陸賈沒提前做好功課,只是從常規辦法入手讓項羽放人。
這肯定不行,如果是這麼簡單,劉邦也就不用發愁了。
項羽殘暴如以色列,你看以色列到現在連老美話都不聽。
對於像項羽以及以色列這樣的人或國家,必須劍走偏鋒,用非常手段才能取得勝利。
這可不是我在此胡咧咧,有一個人就在陸賈的基礎上,改變了招式,最終說服項羽釋放了人質。
此人沒留下名字,太史公稱之為侯公。
……
陸賈沒有完成劉邦交給的任務,覺得沒臉見人,悶在家裡不肯出門。
劉邦並沒有埋怨陸賈,他知道這事也不好辦,雖然如此,劉邦也是悶悶不樂。
劉邦猜測項羽從心裡並不想殺他的父母妻子,如果真要下毒手,項羽不會等到現在。
但是,劉邦的家人在項羽的手裡,必定有剩餘價值,假如不能打動項羽改變主意,釋放人質將無從談起。
有一日,劉邦正在讓女僕給他洗腳,衛兵傳話:“大王,一位自稱侯公的儒生求見。”
劉邦平時對儒生很反感,道:“又是酸儒,不見。”
劉邦話音剛落,侯公一步搶了進來。
“大王,難道要拒絕接見一位讓你和你父母妻兒團圓的能人嗎?”
劉邦一愣,侯公邊說邊深施一禮,道:“大王,我聽說君王受辱是臣子無能,君王憂慮臣子當死!如今太公未回,小的願意前往說服項羽。”
劉邦繼續洗腳,頭也沒抬,口裡說道:“又來酸儒這一套,先聲奪人,你有什麼能耐說服項羽?
難道你比陸賈還牛x?陸賈都沒能說服項羽釋放人質,你上來就敢說讓我們一家人安享天倫之樂。真乃一派胡言!”
旁邊的衛兵捂著嘴想笑,心說不讓你進來,你非要進來,這不是找抽嗎?
看你長得五短身材其貌不揚,放到人群裡都找不到你,竟敢吹這樣的大話!
侯公不管別人用何種眼光看自己,面對劉邦不慌不忙答道:“莫非陸賈辦不成的事,就再沒人能辦成嗎?不知大王聽說過毛遂自薦這個故事嗎?”
我這裡介紹一下,毛遂自薦的故事是這樣的:戰國時期趙國的平原君趙勝要到楚國去搬救兵,從幕僚中挑選20名文武全才的謀士一同前往。
挑來挑去,只選出19人,還差一人。這時有個叫毛遂的小夥子說我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