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傳道院(第1/2 頁)
“這個問題其實一直都在修行界廣受討論,也一直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這涉及到‘神性’和‘人性’的博弈、平衡問題。”陳黎向丁程解釋道,因為丁程問出這個問題,實在是出乎她的意料,她不禁對於這個後天靈根剛入門的師弟,產生了看不透的感覺,因此也是非常認真的給他解答。
“‘神性’?‘人性’?”丁程還是第一次聽見這兩個詞語。
“是的。人生來便具備‘人性’,餓了知道哭,吃飽便會笑,喜怒隨心,這便是‘人性’。而‘神性’是修行之人對於天道規則的感悟,隨著對天道規則的順應而逐漸形成的‘天道性格’,也稱為‘神性’。‘神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萬物為芻狗,自覺超脫世間,以外在的視角看待周圍的人和事。修士隨著修行境界的加深,會不斷的加深自己的‘神性。但是若一味的只是體會、順應世界規則,‘神性’便會慢慢大過於‘人性’,也就會慢慢喪失身而為人的特性。這也是某些修行高深之人,性格淡漠,看淡世間一切的原因。聽起來似乎是出世的高人,但是當親眼看到其冷漠的對待親人和同門師兄的生死,甚至僅僅因為嫌麻煩而不出手相救時,才感到被‘神性’侵染的可怕。”
丁程也是第一次聽到原來修行還有“神性”和“人性”之爭的問題,陳黎喝了口茶水,繼續說道:“所以,修行到底是否應該保持‘本心’,也就是保持‘人性’,一直都是修行界爭論的話題。而更多的修士,則是可以保持著‘人性’和‘神性’的平衡。不讓‘神性’過於侵染‘人性’,也不讓‘人性’壓制了‘神性’的感悟,以免影響修為境界。但是,所謂修行之途,大道萬千,每個人對於修行之路的理解都不同,所以在修行界還出現了一類修士,他們也被一致的稱為‘魔道’。”
“魔道?”丁程聽到這個在前世眾多小說和傳說中,有著鮮明特徵的角色。
“‘魔道’的修士,就是無限發展‘人性’,講究隨性而為。興之所起,即可屠戮無數,也可佈道救人,全憑個人喜好。而由於修士的破壞力巨大,如果一個高階修士一心想要屠戮破壞,可能會造成一個地區的生靈塗炭。而修行界的根基就在世俗界,如果沒有了世俗界對於修士的補充,修行界也成了無根之水。所以,在修行界也有個統一的認識,就是一旦發現‘魔道’修士,就會群起而攻之,儘快除掉這個動搖修行界根基的蛀蟲。但是,對於‘正道’和‘魔道’之爭的根源,歸根揭底還是對於追求大道的理解和方式的不同,也就是‘大道之爭’!”
丁程如今雖然已經算是踏入了修行界,但是還沒有接觸任何修行知識。和陳黎師姐的一番交談,算是讓丁程對於修行文明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這也讓他對於系統的學習修行充滿了期待。
在“靈植園”和陳黎師姐聊了大半天,丁程才回到自己的住處。因為是剛剛入門,陳黎也沒有給丁程安排太多的工作任務。而且丁程如今連法力都沒有,也不能操縱陣法,所以陳黎僅僅把“靈植園”東南角的一小片本地的靈植交給他照料。那裡的陣法僅僅只是維持靈植的水分供給和日照長短的,都是自動執行,只需要時常去監控一下陣法的執行情況即可。
但是就算是這樣,那一小片的靈植也足有數百種!要想全部掌握這些靈植的生活習性,也是一項不小的工作量。丁程手裡拿著一本從陳黎師姐那裡得到“百草譜”,正在一頁一頁的細細翻看。說是“百草譜”,裡面的靈植種類也得要上千種了,丁程只是挑揀著自己負責的那片區域裡的靈植種類仔細研讀。以後有機會可以再看下其他種類的,目前還是先儘快熟悉自己工作職責內負責的靈植。
“靈植園”的執事工作也不需要丁程每天都去,因為他負責的都是本地土生土長的靈植,大體的生長習性相近,也就意味著大部分靈植的開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