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第1/2 頁)
書桌、地面和博古架上散落著成堆的紙張,洛時一張張翻看過去,最終得出一個結論。
——辛九城各種意義上來說,都是一座貧困線以下的城池,哪一天發生農民起義都並不奇怪。
【恭喜修士成功解鎖『城主府』!】
【此次秘境,修士需要建設城池,讓城池富裕強大起來!城主們,你們忍心讓治下百姓忍飢挨餓嗎?一個受百姓愛戴的城主,必定能使城池達到『城泰民安』的狀態!】
我也想讓辛九城趕快富裕起來啊,關鍵是沒有資源啊。
或許聽到了洛時內心的吐槽,面前又浮現出一行金字。
【唯有更多資源,才能使城池更加富裕。而獲取資源的唯一辦法,是吞併其他城池。】
【每一個城主可以在夜晚來臨之後,向其他城池提出『匣鬥』,戰勝該城池城主後,即可獲得該城池的土地、資源和百姓。】
【城主們,加油!百姓們都在等著你們攫取更多資源!】
洛時:「還以為真要我們搞基建,說到底還是修士之間的爭鬥啊。」
明明是常規的套路,洛時卻感到微妙的失望。
等到洛時從城主府出來之後,太陽已經呈現出西落的狀態。洛時一眼望去,視線裡蒙上一層暗淡的光影。
街道上的百姓們也開始收拾東西,往家裡走。
一切都表明,夜晚快要來臨了。
但是洛時從發現自己處於這座城池,發現城主府,再到把城主府裡的資訊和線索收集完,再出來,中途所用時間絕對不會超過一個小時。
可現在……
是他對時間的感知出現了錯誤,還是這裡的時間流逝本身就是被加快的?
如果按照後一種猜想來看,洛時大概算了下,差不多這裡的一個白天就相當於穹萊界一個時辰。黑夜不在計算範圍。
洛時於是想到剛剛進入秘境時,那金字提醒的時限是八十四個時辰。那八十四個時辰,是按穹萊界的時間算,還是按秘境之中的時間流逝速度算?
要不了多久就會再次陷入黑暗,洛時抓緊時間,從頭到尾把辛九城走了一遍。
辛九城並不大,繞著走上一圈,要不了十幾分鐘。辛九城的城牆是土砌,低矮得人輕輕一跳就能越過去,如果有其他勢力來攻打辛九城,這一面城牆估計連一刻鐘都抗不了就會碎成渣渣;城內的道路坑坑窪窪,大部分還是泥路,只有中央一條主幹路鋪上了大小不一、顏色各異的石板;城內除了中心一圈的建築是比較合理的,外面一大圈,也就是大部分百姓的居所,幾乎都是草棚房,好一點的也只是用破舊木板堆出來的危房。
現在的辛九城根本不能算是城,跟個落後村落沒什麼兩樣。
在觀察辛九城的過程中,洛時也暗地裡把城內百姓的居所數了一遍,大概有六十三個房子,考慮到一個家庭裡通常不只有一個百姓,這麼算下來,和黑夜裡洛時看到的那兩排貼滿紙條的匣子數量對上了。
他又隨意選了幾個人,裝作憂心百姓的城主套了一些話。
刨開大大小小抱怨生活的話,洛時套到了那幾個人的背景資訊,他們分別叫辛九三一、辛九二七和辛九十三,一起生活的親人也全部以辛九xx的格式命名,很明顯,完全是流水線生產的編號,和洛時在那些密密麻麻的紙條上看到的內容剛好對應。
儘管全城的人都姓辛九,從名字上來看毫無特殊之處,但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辛九三一的眼角處有一道淺淺的傷疤,是左撇子,因為常年搬運東西,有輕微的駝背;辛九二七的頭髮在一眾百姓裡少見的黑亮,一雙清凌凌的笑眼,最討厭住在城東的辛九零三;辛九十三則沉默寡言,整日待在屋裡用藤木編一些用具補貼家用,說話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