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勞動系統(第2/4 頁)
花的時間要少啊!我們這裡追求的是,解放人的自由時間,都不願意在工作上花過多的時間。這才是符合人追求安逸的心理。所以,即使手工活獲得的貢獻值高,也不會吸引高、精、尖人才,放棄他們的興趣愛好來接這些手工任務。他們只想儘早完成任務,好去做自已興趣愛好的研究。”
社會學家大概琢磨明白了一點,道:
“愛動腦筋的人,始終會追求動腦筋的工作。不愛動腦筋的人,也只能選擇不用動腦筋的工作。這的確符合‘以人為本’!人有差異性,但這套勞動系統,卻完全兼顧到了。”
“沒錯,我越琢磨,越發覺這套系統,設計得真是太精妙了。”
經濟學家讚不絕口地道:
“你們發現沒有?他們設計這個勞動系統的出發點,就是衝著人才分佈結構進行設計的。你想想看,資質平平的是佔絕大部分吧?而精英人才,畢竟是少數。這個勞動系統就很好地解決了這些人才與資源上的配對。他們這個月國,是一個高科技國家,所以,高階產品是比比皆是的,所以精英人才不愁沒有任務接,但貢獻值卻給得少。”
經濟學家口沫橫飛地道:
“反觀資質平平的普羅大眾,人數佔了大頭,低端產品任務畢竟要少,但貢獻值給得多啊。而且這裡以人為本,遵循‘以需所行’,只要有需要,就會有任務;尤其是服務性質的任務,不愁沒有!”
金融專家不太確定地問嚮導道:
“這套勞動系統,真的是‘按需分配’嗎?”
“是的,你沒看所有的任務,都是因為有需要,才釋出出來的嗎?”
嚮導反問道。
金融專家還是不相信地道:
“我是不是可以解讀為:只要我有任何需要,都可以釋出任務出來?”
“那當然。”
嚮導幾乎不經大腦,就告訴金融專家道。
“比如我上廁所,忘了帶紙,也可以發個任務出去,讓人送紙過來?”
金融專家有意刁難地問道。
“可以的,完全可以。只要你不覺得浪費你的貢獻值,你可以把任何需要,都當成任務發出去。哪怕是讓人餵你吃飯,也是可以的。只要你不覺得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嚮導風趣地回答道。
嚮導的回答,讓經濟學家、社會學家,面面相覷!
這種遵循“人之需”的程度,簡直到了奉為神旨的地步,太讓人驚訝了。
生活中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某件東西是大批次生產出來的,但有個顧客,他因為有特殊的使用要求,就需要這件東西有個區別的地方,而廠家不可能會為了他一個需求,而專門為他生產大批次的複製品。
這樣一來,這個顧客會“很識趣”地不提自已的需求——提了也沒用,提了也得不到滿足。
但現在,這個顧客完全不用去考慮廠家,只管把自已的需求表達出來。
一表達出來,就是一個市場需求,而開放的市場總會致使有人站出來,滿足他的這個需求。
換言之,這個勞動系統,本質上就是引導個性消費,和個性創造的。
而這種本質,就是為了“以人為本”,圍繞著“人之需”而展開的經濟活動。
社會學家想到了老人,於是問道:
“這套勞動系統,是面向有勞動力的人群開放的,但像一些老年人,以及一些殘疾人士——那這部分人,豈不被這套系統隔絕在外了嗎?他們怎麼生存呢?”
嚮導道:
“怎麼會呢?這套勞動系統會給這些人群,一個最低保障任務——讓他們每天做簽到,打卡賺貢獻值。年齡越大,殘疾等級越高,相應的貢獻值會高一點。另外,這套系統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