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頁(第2/3 頁)
言紛紛,說本宮&l;克岳父&r;,可有此事?&rdo;
方躊一愣,萬萬想不到太子會在朝會上當眾問到此事。
他不敢去看皇帝的臉色,又不敢敷衍太子,只能垂頭躬身,有些尷尬地實話實說:&ldo;確實有這樣的流言。&rdo;
鳳寥便問他:&ldo;以前只聽說過克父克母克妻克子的,這還是頭一次聽說人會克岳父。你可知為何會有這樣的流言?&rdo;
&ldo;這個……&rdo;方躊斟酌了一下,一咬牙,還是隻能選擇實話實說,&ldo;想是與周順才和徐巍的案子有關……
&ldo;流言說:他們的女兒剛入東宮不久,自己就出了事,想來是福氣太薄的緣故。又猜測議論:將來的太子妃孃家會不會也出事……流言便因此而愈演愈烈……&rdo;
方躊一說起周順才和徐巍的案子,成泰皇帝就臉色一黑。
雍氏出宮之後沒多久,他就下旨將留在毓秀宮的兩個秀女封為良媛,送入了東宮。
雖然鳳寥一直不搭理這兩個新封的良媛,還找藉口將她們禁了足,可他並不著急。
他覺得日久生情。
這兩個良媛容貌都不差,又各具風情。只要她們用足了溫柔小意,遲早能讓鳳寥見識到她們的好處,迴心轉意,不再單戀那一株野梅花。
哪知不到一個月,都察院的幾名御史就聯名上折,公開彈劾那兩個良媛的父親:工部侍郎周順才、湯州知府徐巍。
周順才的罪名是縱容親族強搶民女、逼死人命。徐巍的罪名更嚴重:貪贓枉法、官紳勾結、草菅人命。
而且這兩份彈章,還不是&ldo;風聞言事&rdo;,而是實實在在附有證據的。
摺子剛遞進宮,鳳寥就直接表態:這兩人都與東宮有關,為保本太子清譽,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
然後他催逼著刑部的人加緊辦案,還特別點了那個曾經翻了寡婦毒殺婆母獨子案的周明洞參與其中。
很快,案件水落石出。
周順才的一個族侄、徐巍本人的確都幹過那些混帳事。鳳寥就要求嚴懲相關人等,尤其是兩名&ldo;犯官&rdo;,以儆效尤。
徐巍一點都不冤。
周順才算是被那個族侄連累了、又被上位者拋棄了。他這樣的案子,如果上位者想保他,他一點事都不會有,只需要將那個族侄出族就行了。可鳳寥擺明瞭要&ldo;大義滅親&rdo;,他也只能認栽。
這件事,讓成泰皇帝顏面無光。
他很清楚那幾名御史背後是鳳寥在指使。
可他卻不能說鳳寥做得不對,因為他和三法司的人仔細審核過所有人證物證,看不出絲毫構陷的痕跡。
他只能怪自己眼瞎,將一口老血憋在心裡,吐不出來,咽不下去。
惱怒之下,他就從重處罰了這兩名&ldo;犯官&rdo;。
周順才被罷官、褫奪功名。徐巍被革職下獄、褫奪功名、判了斬監候。
鳳寥便以&ldo;犯官之女,不宜侍奉東宮&rdo;為由,請求皇帝褫奪了兩名良媛的封號,將她們逐出宮去,反正他從未碰過那兩個女人。
成泰皇帝只好把那兩個倒黴女人,送到普惠庵了事。
如今,這麼丟臉的事,居然在朝堂上被當眾說起,成泰皇帝更覺得臉上火辣辣地疼。
而鳳寥還在似笑非笑地說:&ldo;聽你這麼一說,本宮竟然覺得這流言十分有理,本宮似乎真有些&l;克岳父&r;的跡象…&hel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