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謀聖之後(第1/3 頁)
他伸手扶起劉備,緩緩開口:
“大漢始於高祖,據關中而定三秦,攏諸侯而抗霸王,統北方而得天下。”
“後興於光武帝,起南陽而攻長安,出河北而收幽州,領關中而平隴西,終川蜀而興大漢。”
“今日大漢逆賊作亂,匪寇四溢,民不聊生,與當日高祖武帝之情景,亦不遑多讓。”
這話聽得劉備心裡沉甸甸的。
說明了如今的局勢,張與開始為劉備規劃以後:
“若劉司馬想匡扶漢室,須得效仿高祖武帝,據有一地,窺探關中,進而平定冀州,而後南下,佔據荊揚。”
“而眼下,諸侯討董,無疑是司馬最好的時機了!”
時勢造英雄。
雖說討董失敗,十八路諸侯各自為戰。
但無論是後來雄霸一方的袁紹,僭越稱帝的袁術,亦或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其實都是討董的獲利者。
藉助討董的名義,站在了扶漢的至高點,光明正大不聽朝廷號令,雄霸一方。
若是劉備從此時起家,再加上他仁德厚義的品格。
就算是不能統一大漢,至少不會像後來那麼艱難。
劉備豁然開朗,隨即俯身一拜,懇求道:
“備誠拜先生為軍師,請先生出山,先生不出大漢難興啊!”
終於等到這句話了。
張與正色,對劉備躬身一禮:
“在下張與張子和,乃大漢留侯之後,願為主公效犬馬之勞!”
這話一出,不僅是劉備,連對面眯著眼的關羽都驚得睜開了眼睛。
而亭外守著的張飛更是驚道:
“留侯?!”
雖說關羽傲上,張飛討厭腐儒,但也要看對方是誰。
要知道。
留侯張良可是四百年前幫漢高祖劉邦拿天下的人!
是被漢高祖親口誇讚“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名士!
大漢朝但凡行軍打仗的,誰沒聽過張良張子房的名號?
雖說後來張良不願居廟堂之高,選擇辭官修道,消失在大漢朝堂中。
但又有誰敢忽視謀聖的才華?
瞬間,劉備就想到了竹簡中提到的運籌帷幄。
原來先生早就暗示自己,他的身份了。
他越看越覺得張與俊美儒雅,頗有子房之風。
劉備大喜,激動得抓著張與的手:
“先生!備有先生!如魚得水啊!”
張飛聽此,笑呵呵的大步走進來,往關羽和劉備中間一坐:
“俺看你不錯,你要是能幫俺大哥完成志向,以後你說啥,俺都照辦!”
張飛拍著胸脯保證道。
張與成功的抱上了大腿,也懶得端著架子。
他姿勢隨意的坐在席上,開起了玩笑:
“讓你做個文官也成?”
“這……”
只怕是不行吧……
張飛想拒絕,但是話又剛放出去,所以一臉為難。
再加上一臉黑相,竟顯得有幾分滑稽。
張飛難得有些難為情,但他素來豁達,很快就反應過來:
“俺說到做到,當個……文官,就當文官!”
張與還有些詫異張飛居然這麼好說話,
沒想到下一刻,張飛扭扭捏捏地補了一句:
“但是像俺這麼能打的可沒幾個,軍師你可想好了啊。”
說著,還給張與使眼色。
張與樂地大笑。
劉備和關羽也看出張與在逗張飛,見此鬨堂大笑。
張與笑的合不攏嘴,好半天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