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第1/2 頁)
。雖然說西門和東門都在一個城市裡,但是相隔卻比較遠,即便那邊出了再大的動靜
,東門這邊也不是聽得特別清楚。而且趙匡胤見奪門的只有二百餘人,有所大意,覺
得自己完全可以應付,他不僅沒有向董宗本稟告,為了面子甚至還沒有敲響警鐘!
董遵誨暗自納悶,到底出了什麼事情,如果真有敵軍襲擊,那趙匡胤應該在第一時間
敲響警鐘才對。如今警鐘沒有敲響,難道是生了民亂、糾紛?他大聲下令道:&ldo;劉大
慶,帶上四個人,快馬趕往西門,看看生了什麼事情,迅向我回報!命令全營集合,
進入戒備狀態!同時關閉城門,驅散此地百姓!&rdo;
劉大慶立即帶人上馬,飛奔西門而去。這五匹戰馬是一營僅有的馬匹,一向是寶貴的
很,董遵誨卻在第一時間將他們派出,可見對西門突事件的重視程度。
這時劉慶義、楊偉等軍官也來到了城頭,大家一起往西邊瞭望,可是隔得太遠,誰也
看不清楚,只是隱隱約約看到密密麻麻的身影,根本不知道生了什麼事情。劉慶義眼
神較好,他對大家說道:&ldo;我看那邊好像有許多老百姓,難道是生了民變?&rdo;
董遵誨搖了搖頭,大聲回答道:&ldo;我父親上任以來,殫精竭慮,關注民生,又大幅度
降低賦稅比例,怎麼可能激起民變?!也許是那趙匡胤入城稅收多了吧,或者是二營
計程車兵故態重萌又調戲良家婦女了?&rdo;
董遵誨突然意識到不對頭,即便這樣,也不會聚集這麼多老百姓,自古民不與官鬥,
咱隨州的百姓,膽子可沒有這麼大!這極有可能是敵人的陰謀,只是趙匡胤遲遲沒有
敲響警鐘,應該還在控制之中吧。要不要過去幫忙呢?那趙匡胤對自己的印象本來就
不好,如果貿然行事,觸犯到他的威信,很可能引得那趙匡胤心中不快。
董遵誨暗道:隨州的安危為大,縱然趙匡胤有所不快,但只要能確保隨州的安全,那
也在所不惜。於是,他大聲說道:&ldo;看來西門是出事了,我命令:劉慶義,你、我帶
領第一都、第二都出,前往西門,探看情況。楊偉,你的第三都和兩個民兵都留下,
由你統一指揮,確保東門安全。楊偉,你必須堅守住東門,防止中了敵人聲東擊西之
計!&rdo;
&ldo;明白!&rdo;楊偉大聲答道:&ldo;我在,城門就在!&rdo;
董遵誨讚許地點了點頭,隨即和劉慶義一起下城,帶領第一都、第二都的二百名精銳
士兵,往西門行去。很快,就在途中遇到了劉大慶等人,劉大慶來不及下馬,疾聲喊
道:&ldo;大人,敵軍攻城了!二營的警鐘已經被破壞,他們正在與敵軍反覆衝殺!&rdo;
&ldo;果不出我所料!二營是幹什麼吃的?!&rdo;董遵誨大聲責問道:&ldo;敵軍有多少人?趙
指揮使在幹什麼?他怎麼沒派出信使?現在什麼情況,城樓還在我們手上嗎?&rdo;
&ldo;稟告大人,敵軍約有二百人出頭,化裝成老百姓,入城後動了突然進攻,剛剛佔領
了城門口。不過二營的賈都頭說趙指揮使已經帶領五十餘名親兵衝進了城門洞,正在
奮力關閉城門,與敵軍做激烈廝殺。現在城樓倒是還在我們手上,只是城內敵軍正在
向城門洞進攻,趙指揮使被困在城門洞中,無法指揮部隊!&rdo;劉大慶大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