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第1/2 頁)
謝明意親自去了莊子,不動聲色地讓佃戶收了來,一畝一畝地稱量做下記載,也未刻意隱瞞。待到堆成山的紅薯被挖出來,上百的佃戶們驚了,撲通一聲盡皆跪在了地上。
畝產二十餘擔,合起來就是兩千多斤啊!
第67章
一車一車的紅薯毫不避諱地拉往酒樓, 在楚京來迴繞了一圈,看得不少人瞪大了眼睛。不可否認,這是謝明意刻意為之。當然, 還要多虧了有狗男人提供的護衛, 不敢有人對她動手腳。
說起來, 她敢這麼做是拿準了惠帝本質上算是一個愛護百姓的皇帝, 也自恃身份,不會做出落人口舌的事。文人的筆, 記載下來流傳千年,不會有皇帝給自己找不痛快。
緊接著畝產千斤的訊息就爆炸性一般波及了楚京的角角落落, 宮中的聖人終於坐不住了。
又是一日的大朝會, 群臣分列其下,祁朝暉也上了朝。
惠帝端坐在龍椅之上, 戶部的官員首先開口, 「陛下, 臣聽聞京中出了一種新作物,產量頗高高達千斤。今年糧價較以往作價高上三成,若是這作物產量為真, 實乃我大楚之福啊。」
那官員也不是貿然提出此事的, 主要是因為國庫空虛,戶部又因庫銀一事為陛下所惱,年前的大雪凍死了不少人, 人口流散,田野荒蕪, 眼看著今年的稅收也不足往年。
新糧一出, 戶部是急不可耐地要將訊息第一個告知陛下。
「陛下, 黍米不過畝產百斤, 那紅薯的產量也許是有人故意弄虛作假,不可輕信啊。」有人吹捧,就有人唱反調。
紅薯在楚京傳得沸沸揚揚,眾臣子也基本聽了一耳朵,真真假假難以分辨,一些人狀似無意地看了謝太傅和鎮北侯一眼。其中真假想必這兩人是定然知道的。
「聽聞這紅薯一物是謝氏女,即是謝太傅的千金命人在海外尋來的。太傅不妨說說那產量是真還是假?」一人將問題拋給謝太傅,開口詢問。
惠帝也定定地看過去,他曾派人去查探謝氏女手中的紅薯,日前探子告知他畝產千斤只多不少。千斤啊!惠帝難以描述自己得知時候的心情澎湃,天下百姓若得之何愁不能飽腹,大楚得之何愁不能富庶強大!
眾人目光聚焦之下,謝太傅不慌不忙地拱手,「回陛下,臣向來不幹預臣女私事,紅薯一物知曉的不多,隱約記得臣女曾言畝產高於黍麥米稻之物。」
謝太傅還是前不久才從自家女兒得知,他內心清楚紅薯一物許會給大楚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會給百姓們帶來無上的福音。但女兒前些日子被陛下削了鄉君的品階,她刻意傳揚的作勢應是另有謀劃,謝太傅便當做不知,任她施為。
話音剛落,謝太傅便不再言語,默默站立。
即便是謝太傅說的含糊,戶部官員也一臉欣喜,「紅薯可以飽腹產量又高,陛下,若是百姓戶戶得以種植,這是天大的好事。」
「父皇,幾位大人所言甚是,上天賜下良種可見是被父皇您的英明所感。」肅王出列,徑直將紅薯一物歸於楚惠帝的頭上。
祁朝暉聞言眸光驟然凌厲,果然下一刻就聽到有官員出口質疑,「陛下,這紅薯一物乃是謝氏發現,這般利國利民的神物她不獻給陛下,反而用來行商賈事,不知是何居心?!」
「劉大人所言極是,謝氏女當真是上不得檯面。」
「畢竟是女子,眼皮子淺!」
一句一句地,彷彿謝明意十惡不赦一般。
祁朝暉嗤笑,揚了鋒利的眸子一一看過去,寒聲道,「楊家據聞有造酒的秘法,李家有造紙的秘傳,南家有獨一無二的拳法,都是利國利民的好東西。幾位大人當真是居心叵測,居然不獻給陛下,而是獨自佔有,其罪當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