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蓋個蓋子(第1/2 頁)
第153章 蓋個蓋子
經過這些年的研究,如今的韓陽在實驗室之中已經制造出了256奈米制程的晶片,成功用其組建出了超算併吞噬掉,實現了自身算力的大幅提升,如此才能承接起整個玉神星基地那巨大的算力需求。
——就算韓陽用從地球進口的先進晶片建造了16座大型超算中心,承擔起了玉神星基地裡絕大部分對於智慧化要求較低的算力需求,韓陽只需要處理那些智慧化要求較高的算力需求即可,但就算只有這一小部分,從絕對量級來看仍舊足夠巨大,此刻的韓陽也只不過能勉力承擔而已。
流水線製造方面,韓陽此刻僅僅只能批次製造出800奈米工藝的晶片。
不過就算如此,也足以滿足眾多低端晶片的使用需求了。而,低端晶片的用量才是最大的。
比如一臺機器人,上上下下總計需要一千多枚晶片。以往這些晶片都需要從地球進口,但現在,一臺機器人,韓陽僅僅只進口十個以內便可以將這臺機器人造出來。
能自己製造,便可以減少進口份額,將份額讓給更為緊缺的其餘物資。
此刻工作在科研中心的機器人也有數萬臺。他們如同人類科學家一般,精密的操作著各種儀器裝置,進行著各種各樣的實驗,譬如抗壓試驗、彎折實驗、化學實驗之類。
從致學網之上學到知識後,韓陽便會讓機器人在這裡實操,以圖徹底掌握這些知識,並在這些知識的基礎之上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
一邊自學,一邊研究,一邊實操,之後再和致學網上的講師們所教授的知識相互印證,如此,韓陽的知識量始終處在突飛猛進之中。
種植基地、科研中心之外,還有分佈在玉神星地下或者崖壁之中,透過縱橫交錯的地道與主基地連線的多個礦產基地,以及主基地之中的工業中心、化學中心、鑄造中心、冶煉中心,等等等等。
此刻工作在玉神星基地之中的可移動機器人數量已經正式突破了百萬大關。如果再算上不能移動的固定機器人,以及韓陽可以直接操縱的智慧裝置的話,數量就更多了。
在不計算位於礦洞之中的種植基地以及礦產基地的前提之下,如今玉神星基地佔地面積也已經有了數百平方公里。
此刻,在基地內部運轉以及武器中心的建造之外,韓陽還在進行另一項堪稱龐大的工程。
鋼鐵廠日夜轟鳴咆哮,生產出了一塊塊巨大的特種鋼板,這些鋼板則被飛行機器人吊裝起來,吊裝到距離玉神星地表約400米的基地頂部,然後在那裡一塊塊的拼裝起來,如同天幕一般,將玉神星基地完全覆蓋。
沒錯,韓陽此刻正在給玉神星基地蓋“蓋子”。
就算位於峽谷之中,韓陽仍舊不放心,仍舊擔心有朝一日玉神星基地會被發現。在這種情況之下,蓋一層蓋子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此刻,這些蓋子已經蓋了一半,約莫200餘平方公里的面積。
在已經蓋好蓋子的地方,韓陽還做了一些偽裝。他操縱機器人弄了一些固態氫氧、乾冰、甲烷冰、岩石之類的東西扔在上面,錯落有致,凹凸不平,如此,從外表看這裡的地形地貌與模樣便與峽谷其餘地方一般無二,再也看不到基地存在的痕跡。
蓋子之下,明亮的探照燈遍佈,巨大的廠房,高大的樓棟密佈。不同建築之間或者以鐵軌連線,或者用管道連線,密密麻麻。
鐵軌和管道之間還隨時有機器人和飛行器飛行來去,一片繁忙。
在韓陽的統一規劃之下,整個玉神星基地如同一個整體,相互配合,相互協調,共同推動著科技的快速迭代。
而發展到此刻,在一部分來自地球的進口物資的支援之下,韓陽甚至已經能獨力造出航天器了,譬如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