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體校生活之蛻變(四)(第2/3 頁)
您先試用一段時間看看效果”
在沙老師家混了半天,重新感受到了久違了的師情,身心愉悅,渾身每個細胞好像都在唱歌;
接下來幾天,幾個發小聚一聚,聊聊天,吹吹水;他們暑假過後,就會沿著歷史軌跡,曲東上了技校,李東、張小樂、王浩上了高中。
如果沒有什麼變化,曲東技校畢業以後一直在油田上班,結婚生子,生活很穩定。
上高中的三個最後都沒有考上大學,後來一起招工進了市屬的工廠,再後來,工廠效益不好,小樂辭職出國做過勞務,李東、王浩一直在家瞎混著;
禹天跟這幾個發小是一起光著屁股長大的;從剛會走路開始算,整個童年時光都是在下河摸蚌、摸魚、岸邊抓蟹、玩泥巴、彈玻璃球中度過的,一年365天差不多有300天是在一起,有時候吃睡都在一起。
禹天后來上了大學,他們羨慕但不嫉妒,禹天不開心,他們寫信安慰,禹天錢不夠用了,他們寄錢,再後來,禹天自甘墮落,慢慢地同他們淡了聯絡,只是時而從老媽那裡得到他們的零散資訊
禹天有點想哭:“對不起啊!這一世一定會不同的!”
讓他們未來有一個富足的生活,禹天現在可以做一百個保證!但這不夠,想起上一世,大學第一個寒假,自己向他們吹噓大學的生活,他們的那種神情和渴望
他們肯定也曾經嚮往過大學生活吧?這一世,自己就先從這裡滿足他們!
他們考不上大學,不完全是智力的問題,一是貪玩,學習不刻苦,缺乏對上大學、走出去的必得之心;二是沒有對路的學習方法。
這也跟他們所處的環境有關,現在的國企,尤其是像他們這種大型企業,基本上很封閉,職工子弟上不了大學還可以上技校,考不上技校還可以招工,就業一點問題都沒有,結了婚就排隊分房,工作幹好幹壞一個樣,收入上也沒有拉開差距,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自求上進的比例很低。
相反,沒有出路的農家子弟就完全不一樣了,那些早熟的農村孩子和他們比,學習條件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缺衣少食不說,還要起五更,爬半夜,頭懸樑針刺骨的苦學這是普遍現象,禹天小舅能考上大學,就是這種情況,還有二姨家的大表姐也是,他(她)們清醒地認識到,只有考上大學才能跳出農村這個苦水坑,奔向外面的世界,七八十年代的農村生活條件跟城市比,差距太大了,農民被政策禁錮在了土地上的,而且還是捆住了手腳的,直到包產到戶才算是解開了;唉,農村出來的人應該是有很深的感觸的。
禹天有針對性地輔助他們,壓力給不了,就從學習動力方面下功夫,添油加醋地將外面的世界說得多麼美好,鼓動他們好好學習,不要坐井觀天,一定要走出去,不惜將後世那句“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都拿出來誘惑大家
學習習慣這事,禹天給他們做了細緻的分析,要求他們互相監督,慢慢調整
還針對他們的個人情況,結合後世的經驗,幫他們制定了相應的學習方法,只要他們慢慢習慣了,相信成績一定能得到提高。
三年後的高考題目禹天一道也想不起來,連語文作文題都忘了!唉,真是給重生人士丟臉了!透題是沒可能的,只能讓他們憑藉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了。
有多大效果,禹天還不確定,也沒指望跟他們深談一次就能見效,只要讓他們開始思考,激起他們的慾望和野心,就是好事,以後三年,他準備一直在他們身後鼓勵和刺激他們,推著他們往前走。
短暫的假期結束了,禹天又恢復到正常的訓練生活中。
前幾天省內發生了一件看著不大但影響深遠的事,sy防爆器材廠連續虧損10年,資不抵債,市政府宣佈破產,這是國內第一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