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第2/2 頁)
洛狄忒,羅馬神話中有維納斯。在西方,愛神是諸神譜系中的重要成員,是不朽的真神,用阿迦通的話說,愛神「永遠年輕」。中國人的宗教意識比較淡薄,素來缺乏對神的堅定信仰。因愛神不像財神、土地神那樣急需,所以也就沒人去創造一個,供自己頂禮膜拜。可見中國古人也不像斐德若那樣,認為愛神是人類幸福的來源,任何力量都不能與之相比。
由於中西在文化和認識上的這些不同,當愛情遭到死神的威脅、摧殘時,西方人還是那麼充實、那麼熱情。英國詩人丁尼生在悼念一位朋友時說:「不論發生什麼事情,這總是真的:/在痛楚最深之時我仍感到了它:/雖然失去,畢竟曾經愛過,/比從未愛過要好上許多。」這幾句詩,也很能代表西方人在失去情人時的心情。白朗寧夫人更是驕傲地宣告:「假如上帝願意,請為我作主和見證:/在我死後,我必將愛你更深,更深!」(《十四行詩》)而在中國,隨同死亡前來的,常是一種人世空幻感,以及生者無限的悵恨。明末名士冒襄和秦淮麗人董小宛情意深厚,小宛一死,冒襄便驚呼:「餘不知姬死而餘死也!」(《影梅庵憶語》)脂硯齋評《紅樓夢》,曾作過一首詩:「浮生著堪苦奔忙,盛席華筵終散場。悲喜千載同幻渺,古今一夢盡荒唐。謾言紅袖啼痕重,更有痴情抱恨長。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在古代文學創作中,如果僅就表現情愛的空幻,以及由此產生的悵惘而言,杜甫在肅宗上元二年(761)作於成都的《石鏡》、《琴臺》二詩,實已開了先聲。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