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5 頁)
有慧達加入他們的行列。連法顯在內一共十一人,他們有的途中返回,有的滯留某地,還有的客死他鄉,遂行初志的只有法顯一人。
法顯具有堅韌不拔的意志。
——行路中,無居民。涉行(沙漠中的行進)艱難,所經之苦人理莫比。
法顯這樣寫道。他不是超人,肉體上只是個普通的老年人,也是一個曾在小雪山為衰竭而逝的慧景撫屍痛哭的人。
同行者中智嚴抵達克什米爾後返回長安,之後又從海路前往天竺,據說他後來在克什米爾終享天年。寶雲抵達北印度後遂回國從事譯經的事業,道整滯留天竺再也沒有回國。
法顯並不是最早的求法僧。在他之前約一百四十年,魏人朱士行以及與法顯大致同時期的廬山慧遠弟子法淨、法領,也曾為求法前往西域。
比法顯早一百多年前往西域的朱士行不但是最初的求法僧,也是第一個出家的中國人。
東漢的王公貴族在宮殿裡供奉金光燦爛的佛像,不過是為了欣賞其中的異國情調,尚不能被稱為信仰,更不用說從中出現一兩個出家者。
就現有記載來看,3世紀三國時代的魏國人朱士行是正式受戒出家的天字第一號。朱士行是潁川(河南省)人,出家後曾在洛陽講授《道行般若經》,他感覺經文有譯理不通之處,為探求梵文原本,於甘露五年(260)離開長安。朱士行去到于闐,求得期望的原典,由弟子將原典帶回,他自己卻停留原地,最後在那裡去世。
第一個出家人也是第一個求法僧,這難道是中國佛教的宿命嗎?
大致與法顯處於同一時期的廬山慧遠的弟子——法淨、法領等人,也到達于闐,並在那裡取得佛典,但他們從此滯留當地,不曾前往天竺。
于闐位於現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距離印度仍有著遙遠的路途。
或許還有在中途倒下的人、去到天竺不再返回的人、不曾留下記錄的人,等等,但我們能夠了解到的抵達天竺的第一人是法顯。在踏上北天竺的土地之前,他在西域旅行了約三年時間。那時他已六十七歲了。
法顯的遊記通常被叫做《法顯傳》,別名也叫《佛遊天竺記》、《歷遊天竺記傳》、《佛國記》,等等。據書中記載,法顯出敦煌後,歷時十七日到達鄯善國。
所謂鄯善,就是位於羅布泊湖畔的樓蘭古國。如眾所周知,樓蘭遺址如今已半掩於沙土之中。
據法顯所見,該國地勢崎嶇,土地貧瘠。自此向西北行十五日抵達夷國,這就是《大唐西域記》在開頭部分提到的阿耆尼國,位於現在的焉耆回族自治縣一帶。當時夷國人似不通禮儀,對法顯一行態度冷淡。
四 求法僧:踐流沙之漫漫(4)
離開那裡之後又耗時三十五天,終於抵達于闐國。
這裡生活豐樂,人民富裕。經過土地貧瘠的鄯善、居民無禮的夷,終於來到國泰民安的于闐,法顯一行一定大大鬆了一口氣。這裡有僧侶數萬,他們的飲食都由國王供給,被稱為“眾食”。普通人家都在門前立一座小塔,歲名曰小塔,但最小的也有兩丈多高。當時的丈比現在稍短,約二點五米。即使如此,塔高仍達五米以上。各家在門前立塔,並在塔周圍建造四方形的僧房,專供行遊僧侶居住。
真可謂僧人的樂土。
在此之前,以朱士行為始,求法僧的先驅們都不約而同地來到這裡。不再前行也是情有可原。
來路之艱險,用言語難以形容,而前方的旅程只會更加困難重重。歷經貧瘠的土地和非禮的待遇之後,來到這片僧人的樂土。
——就是這裡了。
大概誰都會這麼想吧。
然而法顯選擇的是繼續前行。他在於闐停留了三個月,不過是想參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