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第2/2 頁)
關於戰爭體驗的記錄,不管是學徒兵的,還是預備軍官的、高階軍官的等等,大多是擁有學歷與地位優勢的人所撰寫的。這些記錄自然是貴重的文獻,但同時也是站在特定立場寫下的。生活缺乏餘裕,識字能力低落的庶民,並沒有留下自己描述的歷史記錄。
在第二十四區第二分所死亡的俘虜人數,相較之下非常少。根據大戰之後由俘虜們組成的同友會雜誌《&ldo;赤塔會&rdo;會報》所載,至一九四六年三月三十一日為止,該所死亡人數&ldo;約四十五名&rdo;。[8]謙二回憶道&ldo;記憶中應該更少一些&rdo;,不過四十五名死者,大約佔收容人數的百分之十不到。
西伯利亞的拘留戰俘大約有六十四萬人,其中死亡人數大約六萬,從這個角度來看,平均死亡率是一成,謙二的戰俘營不見得如他所說擁有較佳的境遇。
一九四六年三月,隨著冬季過去,發電所的工作也告一段落。俘虜們的作業改為整理擄獲物資或幫忙蘇聯軍官家庭進行排水整理等較為輕鬆的工作。戰俘營的待遇也逐漸得到改善,一九四六年夏天,戰俘營兵舍也透過俘虜們的勞力得到擴建。三層臥鋪改為兩層,居住環境較為改善。不過,同時期也開始設定三重鐵絲網、配有探照燈的衛兵樓等設施,警戒變得更加嚴密,但至少此後這個戰俘營再也沒出現過死者。
當大家精神上開始多少有些餘裕後,關於可以歸國的希望性觀測、謠言,便開始四處傳播。戶外作業時看到載著俘虜的卡車,完全沒有任何事實依據,就說那會不會是移送日本人歸國的車輛?類似這種穿鑿附會的傳言,不斷在戰俘間擴散。可是,距離謙二實際回到日本,仍有兩年以上的時光。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