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部分(第3/5 頁)
復無常,乃是出了名的jiān詐之人,如今馬騰身死,長安一帶為其兒子馬超所得,他定然不服,不若就讓韓遂與馬超反目,如此一來,馬超忙於與韓遂爭權,何來力量與主公為敵?”
呂布笑道:“此計甚妙啊……”
於是,呂布先是將馬騰所帶的數千人馬招安,然後對這些西涼兵馬錶明:‘馬騰父子謀反,不幹眾人之事。‘一面使人分付把住關隘,休教走了馬岱。
且說馬岱自引一千兵在後,早有鄴城城外逃回軍士,報知馬岱。馬岱聞言大驚,本想率軍而回,只是如此只怕萬難,故而只得棄了兵馬,扮作客商,連夜逃遁去了。呂布殺了馬騰等,便決意南征,忽人報道說:‘劉備調練軍馬,收拾器械,將yù取川。‘
呂布驚道:‘若劉備收川,則羽翼成矣。將何以圖之?‘
言未畢,階下一人進言曰:‘某有一計,使劉備、孫策不能相顧,江南、西川皆歸主公。‘
卻說獻策之人,乃治書shì御史陳群,字長文,自從袁術為其打敗後,呂布看重他的政治能力,便就將其收為己用,倒是不錯。
呂布問道:“陳長文有何良策?”
陳群道:“今劉璋、孫策結為chún齒,此時若劉備yù取西川,定然是畏懼主公用兵,而劉璋闇弱之故,因而不惜反叛劉璋,然益州百姓定然不服劉備,故而主公可命上將提兵,會荊州之眾,徑取江南,則孫策必求救於劉備;備意在西川全境,必無心救孫策;策無救則力乏兵衰,江東之地,必為主公所得。若得江東,則江州一鼓可平也;江州既平,然後徐圖西川:天下定矣。”
呂布喜道:“長文之言,正合吾意。”即時起大兵三十萬,徑下江南,令荊州諸葛亮,準備糧草,以為供給。
卻說呂布發兵,早有細作報知孫策,便就聚眾將商議大事。
副軍師龐統當下便就言道:“可差人往魯子敬處,教急發書到江州,使玄德同力拒曹。劉備深諳兵法,chún亡齒寒的道理他勢必明白,其言必從;且玄德乃是呂布生平大敵,亦義不容辭。若玄德來相助,江南可無患矣。”
孫策從其言,即遣人諭魯肅,使求救於劉備。
魯肅領命,隨即修書使人送劉備處。
劉備看了書中之意,留使者於館舍,差人請來法正,繼而詢問。玄德將魯肅書與法正看畢,問道:“孝直,如何?”
法正笑道:“也不消動江南之兵,也不必動江州之兵,自使呂布不敢正覷東南。”便回書與魯肅,教高枕無憂,若但有北兵侵犯,劉玄德自有退兵之策。使者去了。玄德問道:“今呂布起三十萬大軍,會荊州之眾,一擁而來,先生有何妙計,可以退之?”
法正道:“呂布平生所慮者,乃西涼之兵也。今呂布殺馬騰,其子馬超,現統西涼之眾,必切齒呂布。主公可作一書,往結馬超,使超興兵入關,則呂布又何暇下江南乎?”
玄德大喜,即時作書,遣一心腹人,徑往西涼州投下。
卻說馬超在西涼州,夜感一夢:夢見身臥雪地,群虎來咬。驚懼而覺,心中疑huò,聚帳下將佐,告說夢中之事。帳下一人應聲曰:“此夢乃不祥之兆也。”
眾視其人,乃帳前心腹校尉,姓龐,名德,字令明。
此人乃是馬超手下的一員大將,深的馬超的信任,而且平日裡也是極有謀略,故而聞言之後,呂布便道:“令明所見若何?”
龐德言道:“雪地遇虎,夢兆殊惡。莫非老將軍在鄴城有事否?”
言未畢,一人踉蹌而入,哭拜於地曰:“叔父與弟皆死矣”
馬超視之,乃馬岱也,便就驚問何為。
馬岱哭道:“叔父與shì郎黃奎同謀殺呂布,不幸事洩,皆被斬於市,二弟亦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