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破案了(第2/8 頁)
,她都希望透過自己有限的力量,能夠去改變這個世界,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哪怕只變了一點點,隻影響了一個人,這都是她快樂的源泉。
從宋家惠那兒裡接到了笑笑,潘喜柿抱著孩子就去了機構,走得匆匆忙忙,彷彿眼裡只有小孩子,完全無視長輩的存在。看到這一幕,宋家惠的心裡拔涼拔涼的,忍不住又是一肚子氣。親生父母都病倒在床了,親生女兒都不帶問候一下的?更別提特意買了東西來看看老人。就算是個鄰居、就算是個普通的朋友,都不可能這麼冷情。這真是個冷血動物。
潘冠霖嘴上安慰老伴兒,可心裡也不是滋味。這個小女兒同他們就是這樣,你不主動找她,她絕對不會有任何聯絡。就算是見了面,也大部分時間是他們在說,這個孩子能不講話就不講話,就連面上的表情也是少之又少。除非是她發怒了反駁父母,其餘基本沒有任何的互動。
常笑笑後知後覺,上了專車後看到並不熟悉的潘喜柿哇哇大哭起來。尤其是在一個相對密閉的空間裡,孩子哭得整個身體都在發抖。潘喜柿沒有辦法,只能趕緊從車上下來,乾脆抱著孩子往康復中心的方向走去。路上開放的環境給了笑笑安全感,情緒穩定了很多。潘喜柿好容易鬆了一口氣,趕緊去路過的商場裡給孩子買了一堆零食和玩具。沒有小孩子能拒絕美食的誘惑,笑笑自己的動手能力不行,潘喜柿就把她放在商場的休息椅上,一點一點地餵給她吃。然後不停地誇獎小傢伙,甚至不停地討好她,同她講話。
潘喜柿在機構裡教過語文也教過英語,現在是語文老老師,是念書時的文科擔當,她幾乎把自己能想到的好詞好句都用在了這個小孩子的身上,也許是小孩子和小動物一樣最能感受到對方的情緒,能感受到對方對自己是否是真的友善。在經歷了足足用了好幾個小時的時間後,笑笑似乎終於接受了潘喜柿,雖然嘴上還是媽媽媽媽叫個不停,但是眼淚終於是長時間的止住了。潘喜柿出了一身的汗,看看時間,趕緊給笑笑穿上外套,抱起小孩子走出商場,在門口叫了一輛新的專車趕去康復中心。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週末的原因,康復中心的家長和孩子都人滿為患了。笑笑在正常的孩子裡,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可是在這裡,症狀卻是比較輕的哪一種。甚至好多媽媽都向孩子投來了羨慕的目光。看著那些行動和智力根本都不能正常、一切行為幾乎都無法自理的孩子,潘喜柿的眼淚止不住地落下來。
在這一刻,潘喜柿有種感覺,自己班上的孩子無論是成績好壞,無論是調皮還是討厭,都是幸運兒,都應該被家人和老師更好地珍惜,面對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應該感恩!
笑笑在教室裡和其餘三個孩子一起做康復訓練。十幾平米的訓練教室裡,訓練的工具有卡片、繪本、玩具更多自製的道具,還有不同孩子需要的「強化物」。因為教學流程需要「強化」,每個孩子的喜好不同,所以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特殊的「強化物」。有的孩子強化物是小汽車,有的孩子是拔珠器,有的是特定的歌曲,有的是排球的動作
四個孩子一個班,配備兩名老師。兩個老師都很喜歡笑笑,知道潘喜柿是孩子的小姨,也詳細介紹了笑笑的情況:孩子之前經歷了很長的一段瓶頸期,連老師都覺得可能希望不大了。但是最近卻進步得特別快。老師囑咐笑笑都家人,孩子康復訓練一定不能停。在這個關鍵時刻一旦停下來,效果就會打折。
潘喜柿想到明天下午有一個採訪,對她來說機會難得,是她長這麼大第一次能上本地電視節目的機會,可她猶豫再三,因為老師的這番話,決定還是推掉了。
並且,兩個老師還特別誇獎了笑笑的媽媽,說潘喜紅是一位非常負責的母親,她不僅學著這邊的課程在家訓練孩子,還自己購買了國外的課件和書籍自己研究適合女兒的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