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親蠶禮(第1/2 頁)
安樂公主同韋后說道:“母后,你看這女人一旦掌權,後世評價就不再按照女人的標準來了!”
不會說她該如何溫柔慈愛賢良淑德,而是品評她的施政手段。
若呂后是個男人,說不定會得個仁君的名號呢。
糊糊:“史書上有一個詞‘呂武之禍’,形容女主當政,禍亂國家。
評價劉娥有一句話,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
可見二人的影響力。
呂自然是呂雉,武則是武則天。一個大一統王朝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太后,一個是走到臺前,做起名正言順的皇帝。
武則天的經歷手段都很奇特,不能完全脫離她的女性身份。
呂武並稱,除了治政,還因為她們同樣對待情敵狠辣的手段。
呂雉將戚夫人弄成了人彘,武則天更進一步,把王皇后蕭淑妃先削成人彘,再將人醉死酒中。
《資治通鑑》繪聲繪色形容,武后聞之,大怒,遣人杖王氏及蕭氏各一百,斷去手足,捉酒甕中,曰:令二嫗骨醉!。數日而死,又斬之。
蕭淑妃甚至留下詛咒,阿武妖猾,乃至於此!願他生我為貓,阿武為鼠,生生扼其喉。
將武則天嚇得從此宮中禁止養貓。”
武則天嗤笑道:“又是《資治通鑑》,宋人果真只會在女人身上做文章。”
糊糊:“王皇后是李治的原配皇后,出自太原王氏;蕭淑妃,史書沒有記載她的家人,但從姓氏推斷,大約出自南梁蕭氏。
很多人誤會的一點就是,武則天作為先帝妃嬪在感業寺出家後,與李治在寺廟中私會,後被李治帶回宮。
其實讓武則天重回宮廷的,不是李治,而是王皇后。
王皇后無子,盛寵的蕭淑妃早已生下一子兒女,為了打擊蕭淑妃,需要尋找幫手。
聽說李治在宮外有紅顏知己,王皇后立即將人接到宮裡,安置在自己身邊。”
鄧綏:“輸的活該。”手段比陰皇后還不如。
糊糊:“因為武則天后來的反噬,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出驅狼吞虎計策。
實際上,第一個被架到懸崖邊上的人是李治。
感業寺私會,說兩人真愛也好,露水情願也罷。
總之,李治沒有給承諾,吃了不認也可能。
但王皇后將人接進宮,不是獻美,而是往李治身上捅了一刀。
武則天此時的身份不只是尼姑,往前推還是先帝的妃嬪,李治的小媽。
李唐雖然有鮮卑血統,沾染胡俗,但推行的一直是漢人禮法。
換言之,就算李唐皇室自己不在乎,難道作為漢人士族代表的太原王氏也不在乎嗎?
王皇后為了打擊蕭淑妃,無疑將李治推到不孝的地位。
以至於到後來廢王立武的詔書上也只能裱糊一句,‘遂以武氏賜朕’。
但武則天怎麼重入宮廷的,人人都知道。”
火樹銀花:還真有可能,武則天無名無分的待在感業寺。生下孩子入不入宗碟都可以,宮中又不是沒有母不詳的孩子。
奶茶要加糖:後來的韓國夫人、魏國夫人其實都有點不明白。
黑咖啡:武則天懷孕,都只是王皇后宮中的宮女,生下李弘後,才封的昭儀。
糊糊:“皇帝皇后不只是夫妻,更是一種政治身份。
單從政治上來看,王皇后始終沒有和李治站在一起,更缺乏政治智慧。
李治心中理想的皇后模板當然是他母親長孫皇后,生兒育女的賢內助,李世民重病時,長孫皇后甚至隨身攜帶毒藥,準備生死相隨,怎能不讓人感動。
親蠶禮是一種傳自周代的禮儀,天子親耕,王后親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