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被用壞的工具(第2/8 頁)
即位。前任領導的秘書,後任還用不用?
用,不但用,還更重用。因為,崔浩的另一門技能,令拓跋嗣極為欣賞。
某日,後宮出現了一隻兔子,拓跋嗣問崔浩這是什麼預兆。熟讀《易經的崔浩掐指一算:隔壁國家要給陛下送美女來了。
沒多久,後秦皇帝姚興,送了幾個美女給拓跋嗣。
拓跋嗣徹底拜服。業務能力決定地位,拓跋嗣拜崔浩為博士祭酒,賜爵武城子,崔浩得以常為拓跋嗣講授經書、解陰陽。
崔浩只懂秘書工作?
東晉劉裕代表伐後秦,向北魏借道,幾乎所有人反對。崔浩獨自支援:現我們北有柔然威脅,若南下防守劉裕,北邊柔然就趁勢打過來。倒不如放劉裕進來,再把他後路堵住,這樣即可削弱後秦,又可打擊劉裕。
拓跋嗣採取了少數服從多數的意見,拒絕借道,又派大軍到黃河邊上監視劉裕。結果,劉裕的“卻月陣”大顯神威,把北魏騎兵打的抱頭鼠竄。
劉裕去世後,拓跋嗣覺得機會來了,計劃趁勢南下,奪取洛陽、虎牢、滑臺等重鎮。崔浩的意見?堅決反對。
拓跋嗣:當年姚興死了,劉裕趁機北伐滅了後秦。現在劉裕死了,趁機滅南朝宋不正好是順茬嗎?
崔浩:姚興死,二子爭權奪利,產生內亂讓劉裕鑽了空子。現劉裕死,皇位更替產生內亂了嗎?
用反問的語氣,促使拓跋嗣三思。拓跋嗣還是堅持南征。崔浩退而求其次:既然非要南征,那就先一路殺到淮河,把淮河以北的地盤先拿下來,穩定一下,再慢慢奪取滑臺、虎牢這些城池,劉宋自然無法救援。
拓跋嗣固執打滑臺,結果受挫,損失慘重。
犟種拓跋嗣這才意識到:真理,有時真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崔浩,就是這關鍵少數。
拓跋嗣剛悟到這個道理,卻去世了。崔浩連續贏得北魏兩屆皇帝的信任,在接下來的新皇帝手下,崔浩又當如何?
接下來,崔浩在他陪的第三任皇帝手下,達到了人生巔峰。
新皇叫拓跋燾,北魏太武帝。
崔浩歷仕北魏三朝,多謀善斷,助北魏滅關中赫連氏大夏、北驅漠北柔然,屢建功勳,為北魏統一中國北方起了重要作用。
拓跋燾曾指著崔浩,對新歸降的高車酋長們炫耀:你們別看此人一介文弱書生,但他胸中所懷,卻遠勝數萬甲兵。
拓跋燾還曾召集眾大臣訓話:日後凡屬軍國大計,你們不能決定的,都應先徵詢崔浩的意見,然後再可實施。
拓跋燾有時到崔浩家中找他商議事,吃飯時就在崔家吃家常菜,君臣關係極其融洽。
崔浩情商很高,作為一個漢人服務於鮮卑北魏,很注重維護鮮卑人的主導地位。
某次,有個叫馮漢疆的人去世了,其家屬請崔浩寫墓誌銘。崔浩一聽死者的名字,立即警覺起來。
“疆”為“強”的古寫,“漢疆”連在一起,便成了“漢人強大”的意思,這自然容易引起北魏統治者鮮卑貴族的忌諱。
等墓誌銘完成後,人們發現,死者的名字變成了“馮代疆”。崔浩把“漢”字改成了“代”字。這一改,令人拍案叫絕。
“代”字,一語雙關,即表示“漢”“疆”不能連寫,應找其他字代替,又巧妙的點出了北魏原來的國名“代”,成了“代國強盛”之意。
鮮卑人看了崔浩寫的這個墓誌銘,都連連點贊。
在最高統治者眼中,再紅的人,也只是個工具,總有被用廢的時候,崔浩最終慘死北魏。兇手是誰?
置他於死地的,正是魏太武帝拓跋燾。
崔浩深受拓跋燾寵信,再加上他推薦大量漢族知識分子進入北魏中樞,漢化改革觸動了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