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第1/2 頁)
華夏鹽的資源很豐富,產鹽區遍及全國,產量也很大,不僅能充分滿足國內人民生活的需要,而且還可以組織出口。華夏所產的食鹽主要有海鹽、井鹽、池鹽、礦鹽等。
食鹽按加工程度的不同,又可分為原鹽(粗鹽)、洗滌鹽、再製鹽(精鹽)。原鹽是從海水、鹽井水直接製得的食鹽晶體,除氯化鈉外,還含有氯化鉀、氯化鎂、硫酸鈣、硫酸鈉等雜質和一定量的水分,所以有苦味;洗滌鹽是以原鹽(主要是海鹽)用飽和鹽水洗滌的產品;把原鹽溶解,製成飽和溶液,經除雜處理後,再蒸發,這樣製得的食鹽即為再製鹽,再製鹽的雜質少,質量較脯晶粒呈粉狀,色澤潔白,多作為飲食業烹調之用;另外,還有人工加碘的再製鹽,為一些缺碘的地方作飲食之用。
這東西,看是挺好製造的,但是,現在白曉怎樣能從海水、鹽井水直接製得的食鹽晶體啊,雖說把原鹽溶解,製成飽和溶液,經除雜處理後,再蒸發,這樣就可以製得再製鹽。但是,一切基於能弄到原鹽的基礎之上,白曉是學美術的,不是學製造鹽的。
&ldo;當我沒說,少爺。&rdo;
安德拉無語,怪不得最近他吃東西中覺得少了些什麼,還以為廚師偷懶了,沒想到是龍城的鹽已經差不多沒有了,鹽啊鹽,人類真是個麻煩的種族,自己現在都有點人類化了,沒鹽,還真數不了日子。
白小翻開一本百科全書,很快就找到有關於製鹽的一些小知識。上面是這樣寫的:很早很早以前,人們用大海的海水曬鹽,用鹽湖的鹽水曬鹽,用鹽泉的鹹水煎制食鹽。現當代還用海水和鹽湖水製取食鹽。也有一部分加碘精製食鹽,是從另一種途徑得到的――由開採巖鹽加工而成。
巖鹽,也叫石鹽。它就是一種特殊的石頭,也是一種用途非常大的礦物。巖鹽透明或者半透明,很容易敲碎,有點像冰糖,但是是鹹的哦。巖鹽埋藏在地下幾百米到幾千米的深度,經常和石膏、芒硝、還有鉀鹽哇一起作伴,它們都是好幾千萬年以前,因為海水或者湖水蒸髮結晶形成的。
工人從地面上鑽井到地下幾百到幾千米,一至鑽到巖鹽礦的下部,再下一根大鋼管用水泥固好,然後在大鋼管中插一根小管子,又從大管子中注水,水流到鹽層中就把鹽溶解成了鹽水,鹽水就沿小管子返回到地面了,這個過程就叫&ldo;溶解採礦&rdo;,是現在先進的採礦方法。
採到地面的滷水透過管道匯集到地上的幾大池子,加入石灰呀、純鹼呀,使鹽水經過沉澱淨化去除各種雜質,就可以送到製鹽廠生產食鹽了。這又充分利用了鹽水的流動特性,運用管道輸送製鹽廠,省力又省錢。
現代食鹽的製造是使用的&ldo;真空製鹽&rdo;技術,純淨的鹽水注入蒸發罐,高溫蒸汽透過熱交換方式給鹽水加熱,使鹽水中的水份蒸發掉,鹽就結晶出來了。運用了液體在低氣壓條件下,沸點降低的原理,採用降低蒸發罐中的氣壓的方法,降低熱能的消耗,使鹽儘快結晶出來。這就是&ldo;真空製鹽&rdo;技術。
製鹽是連續生產的,剛生產出來的鹽是還是一種鹽漿。要用離心膠水的方法甩去多餘的鹽水,返回到蒸發罐中回收利用。脫水後的鹽還是濕鹽,要用乾熱的壓縮空氣吹乾。乾燥後的鹽如果是用於工業生產的,就可以包裝發運了。
白曉看完,還是有點鬱悶,他總不能帶著上千隻水桶跑到海邊裝海水吧??再說了,海水現在已經被汙染了,誰敢吃這樣的東西??至少,白曉就絕對不會讓自己的領民吃這樣的東西。不然,龍城將會變成喪屍之城,這是白曉不想看見的,可是現在,白曉很頭疼,長期不食用鹽,很可能導致大脖子病。
青春期、妊娠期、哺乳期需碘量大,此時最易發生缺碘。缺碘會影響生長發育,生下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