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萬道爭鋒,唯我獨醒(第1/2 頁)
加入鬥寶環節之後,場景便大為不同,既增添了樂趣,又能激發出眾人對於法寶競豔的熱情,使得每個人都有動力獻出自家壓箱底的寶物以供同道中人品鑑,實乃一舉雙得。
方明升淡笑一聲,突然開口道:“此次比試之法寶,我暫不宜提前示人。然而,近日我確有一件珍稀之物,或許可讓大家先睹為快。”
“早就該如此。”高德全臉上流露出喜悅之色,介面道:“那就請方道友盡情展示吧。”
此刻,錢老神情泰然自若,看似毫不在意,而林之與俞飛白二人卻是精神一震,目送方明升起身離去,不出兩三分鐘即快步返回。
此時,方明升手中託著一方錦盒,內藏寶物,吸引了眾人的目光。他們紛紛擱置手中的茶盞,凝神等待方明升揭開錦盒,取出一件閃爍著晶瑩光澤、精妙絕倫的紫色砂壺。
壺身之上鐫刻八字——蠲忿去渴,眉壽無割。
高德全一瞧,不禁驚呼:“此乃陳曼生所制紫砂合歡壺!”
方明升微微一笑,小心翼翼地將紫砂壺放下,並邀請道:“高道友眼光如炬,請親手驗視。”
高德全欣然應允,輕柔地揭起壺蓋置於一旁,藉此機會教導林之和俞飛白道:“爾等需牢記,日後觀賞有蓋之器時,務必先行取下壺蓋。否則翻看時不慎,蓋子便會跌落損壞。”
林之和俞飛白趕忙點頭稱是,深知越是微末之事,越容不得絲毫馬虎。這些經驗和教訓,都是前人吃盡苦頭才總結出來的,斷不可掉以輕心。
高德全一邊傳道授業,一邊極其專注地審視著紫砂壺內外,直至遍覽無遺,方才意味深長地將其放下,並示意二人上前細觀。
方明升適時發問:“這二位青年才俊,可是高道友新收的弟子?”
“非也。”高德全笑著搖頭,並向眾人介紹:“這位名叫俞飛白,乃是吾好友之後。另一位則是林之,來自集古齋。他們對於古寶秘藏頗有興趣,故此我特意帶來參加今年的修煉交流會,以便開闊視野,學習一二。”
聽到“俞飛白”這個名字,方明升眼中閃過一絲異彩,隨即笑道:“多習法術修煉總是好的,恐怕不出數載,年輕一代便會成為修真界的中堅力量。”
“哪裡那麼快。”高德全則淡然一笑:“修真之道,畢生求索,修行與搜尋仙寶,乃人生之大事。他們還需歷經磨礪。”
在兩人交談之際,林之接過紫砂壺,細細揣摩其形態。這柄紫砂壺工藝精湛,壺身線條簡約流暢,手感溫潤細膩。壺口下方刻有蠲忿去渴,眉壽無割八字,此外,林之還留意到,在壺把之下,竟還隱含一枚微小印記,內刻二字——彭年。
林之輕手輕腳地揭開壺底,映入眼簾的是“阿曼陀室”四字落款。他想起片刻前高德全提及的陳曼生,心中一動,略有所悟。
“此乃清代紫砂壺修煉大宗師陳曼生所創的曼生壺十八式之一,名為合歡壺。”俞飛白低聲解釋道,“陳曼生,原名陳鴻壽,字子恭,自號曼生。他在康乾盛世活躍,精研古文辭,工於雕刻,書法篆刻技藝出眾,被譽為當時的西泠八仙之一。”
見俞飛白口若懸河,林之便知他又查閱了諸多典籍資料。此刻,錢老與眾修士高德全、方明升舉盞品茗,談笑間瀰漫著修為的氣息,並未在意兩人間的低語交流。
然而,俞飛白渾然未覺,瞥了一眼手中的法寶傳訊器,繼續講述:“陳曼生曾與當時的制壺世家楊彭年、楊寶年、楊鳳年三兄妹相交甚深,共創諸多壺式,並交付楊氏兄妹親手煉製,便是這廣為人知的曼生壺十八式。壺柄下的‘彭年’二字,正是指代楊彭年。”
“陳曼生虔誠信佛,將其珍藏紫砂壺之所命名為阿曼陀室。而後在此聖地中創新壺式,顛覆了宜興紫砂修行界的傳統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