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第1/2 頁)
&ldo;那這朵並蒂蓮怎麼辦?我們折回去嗎?&rdo;三寶問。
&ldo;我看行,折回去給先生看。&rdo;吳文就要動手。
顏寧及時阻止:&ldo;慢點,你們不是說並蒂蓮是夫妻或者兄弟幻化的,我們把他們折了,不也成了破壞他們的壞人了嗎?&rdo;
&ldo;對啊,讓它在這裡吧。&rdo;
&ldo;我娘說並蒂蓮是不能折的。&rdo;
&ldo;是的,我奶奶也說過。&rdo;
大家七嘴八舌,最終決定讓這朵並蒂蓮繼續開在這兒。
&ldo;不折了,先生要看的話,我們再帶他來看。&rdo;楊沐說。
至於帶先生來找,怕是不大現實,畢竟這麼大一個灣,在一片茫茫翠色中,又無法標記,如何找得到這朵並蒂蓮。這大約就是世人不常見並蒂蓮的緣故,許多美好的事物,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ldo;吳文,你從哪裡掏的鳥窩?&rdo;顏寧突然問。大家看向吳文的小船中,只見一片小小的荷葉上,臥了五六枚淺綠色帶斑點的蛋。
&ldo;就是剛剛在那邊發現的,有一個鳥窩搭在幾片荷葉中間。&rdo;吳文得意地說。
&ldo;唉,到哪都能扒窩捉鳥。&rdo;吳寬故作老成地搖了下頭,學的分明就是先生的神情語氣。
大家哄地笑了起來。吳文紅了臉:&ldo;我又不是上樹掏鳥窩,這碰上了還不揀麼?&rdo;
&ldo;你說會不會是剛才那兩隻鴛鴦的窩?&rdo;三寶突發奇想。
&ldo;應該不是吧。&rdo;楊沐臉色有點變了,那麼美麗好看的鳥兒,掏了它們的窩,罪過太大了吧。
大家聽著驚奇,紛紛問起鴛鴦是怎麼回事。顏寧幾個繪聲繪色地給大家描繪了一番,大家聽後都紛紛要求吳文將鳥蛋送還回去。吳文面有難色,到處都是荷葉荷花,到哪裡去找剛才的鳥窩啊。
&ldo;我們一起去找找看吧。&rdo;顏寧提議。大家都說好。於是便往吳文剛來的方向去尋,一群人在荷花盪中找了老半天,也未見著那隻搭在荷葉莖上的鳥巢,最後只好作罷。
&ldo;要不我帶回去給我家抱窩的母雞孵吧,說不定看能孵出小鳥來。&rdo;最後吳文終於告饒了,只得想了個折中的辦法。
大家想想這個方法也許可行,總比吃了這些鳥蛋強。天色近午,大家也玩得盡了興,便紛紛划船靠岸,回家去了。
第11章 尾生之信
關於鴛鴦雌雄的問題,在顏先生那兒得到了解答,果然是有漂亮羽毛的為雄的。楊沐想起他的公雞理論,頗覺得意,從此以後養成了舉一反三的習慣。那朵並蒂蓮,顏先生也沒要求去看,他不是不好奇,只是於萬千花葉中找一朵並蒂蓮,那難度可想而知。所以他只概嘆了一句,世事可遇不可求啊。
至於吳文的鳥蛋,到底還是沒能孵出小鳥來,因為被母雞認出來了,將新加進來的小小的鳥蛋全都啄破吃了。這讓吳文沮喪了好幾天,他跟大家說,早知道這樣不如自己煮來吃了,讓一班同窗齊齊鄙視了一番,讓他以後不敢再動掏鳥窩的念頭。
楊沐每天的功課就是上書、識字、練字,他學完了《三字經》和《百家姓》,正在學《千字文》,至於四書五經,還不在他學的範圍之內。倒是顏寧,已經在學《四書》了。私塾教育初期的重點,在於積累,而不是理解。學生最主要是識字,背書,將書本背得滾瓜爛熟,待時間長了,理解力增強了,先生才會給學生釋疑解惑、講解文章的內容。
而楊沐最初對文字的理解,是來自於顏寧,而不是顏先生。課餘的時候,顏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