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4/4 頁)
包圍圈的。劉厚相信這次hong軍也有這個能力,而且可以做得更好。
劉厚到了襄陽城下並不馬上下令攻城,而是一邊讓士兵安營紮寨,一邊寫了封信讓人射進城內。信自然是給司馬懿的,內容是自己準備了好酒好菜,約他出城會晤。
上次來時,司馬懿約劉厚到城下會晤,實際上是想偷偷用火炮轟殺他。這一次,劉厚反過來首先向司馬懿發出了邀請。
司馬懿又不是傻瓜,當然不敢出城和對頭相見,於是回信說最近自己公務繁忙,抽不出時間來,有事情就寫信溝通吧。
於是,劉厚又寫信給他,跟他說了一大堆諸如大漢正統地位的大道理,然後勸他及時醒悟,棄暗投明過來投奔自己。
這是劉厚勸降的老套路了。這種說辭時靈時不靈,劉厚也不是那種口才逆天的人,也不大懂得心理學、談判學等知識,乾脆照搬他老子劉備那一套,動不動就搬出大義的名份、顯擺一下自己的劉氏正統地位來唬人。
ps。生病了,繼續2k,真是體弱多病像林妹妹。
第一百六十六章 瓜分
上回說到,郭攸之建議將一部分東吳兵發配到後世越南、寮國這些地方去搞開發。
劉厚對安南的歷史略有了解,知道這裡和中原皇朝分分合合,在長達兩千年的時間裡,中原皇朝強勢時,他們就依附於中#央政#府,中原皇朝一旦衰弱,他們就獨#立自成一國。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這裡生活的絕大多數都是當地土人,他們有自己的文化和傳統,他們對漢人的皇朝認同度很低,他們始終會認為,自己是被侵略、被奴役的一方,所以他們一有機會就要反抗強權、反抗侵略者。
劉厚的想法就是遷移大量漢人到這些地方,使漢人的人數遠遠超過這些當地土人,使土人變成少數民族。但是,漢人在這些地方,染病率和死亡率那麼高,即使給他們再多的優惠政策他們也未必肯前往。
所以,這裡歷來都是發配犯人的地方。這次,面對著五萬東吳兵要處理,郭攸之就想到這個地方。用郭攸之的話來說,讓他們去那裡屯田再也適合不過了。
這些人都是青壯,又久經訓練,身體都是倍兒棒的,他們對疫病和惡劣環境的抵抗力比一般人強了很多,讓他們去嶺南那邊搞大開發最適合不過了。
再說了,就算他們承受不住那裡的惡劣環境而死去,那也不是死蜀國的人,無論死多少吳國人,蜀國臣民都不會感到傷心,頂多因為失去了一些壯勞動力而感到可惜而已。
而郭攸之之所以建議將一部分東吳兵發配到嶺南,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嶺南地區還有一支軍隊,費褘一直在擴充他的領南軍團,並且不斷地向南攻伐,有了這支大軍,就可以管制大量的東吳兵了。
各大礦區和嶺南,容納了大部分的東吳兵,但是還是有小部分的東吳兵無法處理,郭攸之打算將他們分散到地方去,由地方官吏對他們進行監管。
接下來的日子裡,紅軍就更忙碌了,不但是作戰部隊在忙,後勤保障部隊也忙個底朝天。一隊隊的輜重兵被以各種名堂派了出去,一些人被派到地方去,到各縣各鄉中去收集糧食;
一些人被派到各個礦場去搬運礦石;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大隊人馬被派到嶺南去,對外的說法是,路途遙遠而且那邊的糧食產量非常豐富,需要大量的人手去搬運。
這次去嶺南的人馬當中,東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