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第3/4 頁)
好太過張揚。”
“所以無恤還需要另一份功績,來讓人無話可說,等冠禮之後,我便會讓他送樂伯歸國,完成這項趙樂聯姻,晉宋結盟的大功勞。等他回來,輿論也造得差不多了,可以立為世子!”
……
時間一晃到了十月中旬,天氣日益寒冷起來,籠罩新絳的戰爭陰影已經完全消散,諸卿陸續返回,開始公議如何抵禦齊國咄咄逼人的爭霸。
雖然出於種種考慮,對於成鄉前些日子的勝利,不好作為戰勝範、中行的功績來大肆張揚。但擊敗盜寇,保衛領地,也是功勞一件,所以趙鞅同意了趙無恤為手下人表功的舉動。讓他去統計以後,將需要卓拔的名單遞上來,把需要的錢帛、田畝數量也交予計吏。
所以,在收割了夏粟,又匆匆組織民眾開耕犁田後,趙無恤便召集諸位家臣、鄉吏前來鄉寺議賞功之事。
“司馬法言,賞不逾時,欲民速得為善之利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君主能做到獎罰分明還不夠,因為如果獎賞做不到及時的話,便不能起到鼓勵士卒的作用。
其實,在《成之誓》裡,對普通士卒的獎勵和死傷撫卹,在戰後的第二天,無恤就讓人陸續發下去了。子貢在絳市,用麥粉和瓷器連續斂財好幾個月,早就把成鄉府庫堆滿了粟米、錢帛,根本不需要向下宮討要。
而原本名義上是趙無恤佃農和私產的野人、氓隸們,也因為參與了作戰,被無恤大手一揮,基本得到了“解放”。如此一來,種公田的人少了,而公田本身,也多半被趙無恤分給了有功的國人和野人。
但,所有權卻還在無恤手裡。
“得以遷業和釋放的野人、氓隸,每戶按人頭計算,男子二十受田二十畝,女子十畝,年六十者歸田。”趙無恤敲著案几,為公田的分配定下了基準。
其實,這並不是他原創,而是管仲和晉惠公都頒佈過的爰田制。
“私作永遠比大鍋飯的公作賣力,公田的取消是勢在必行的。”
“大鍋飯?”計僑、竇彭祖等聽得一愣一愣,不過君子說的有道理,雖然成鄉對待國人、野人十分優容,但要是驅使他們來公田裡勞作,依然會存在匿力的情況,因為無利可圖。
舊的奴隸解放了,新的奴隸卻又補充了進來,那些在呂梁山裡被俘虜的群盜,就被趙鞅分了部分給成鄉,作為勞動力損失的補償。這也正好應了無恤打算徵召部分立功國人、野人入伍補充的計劃。
“鄉卒中死傷五十多人,要想辦法儘快補充進來,因為腿腳殘疾而退伍的,除了允諾的賞賜和撫卹外,一人一個地方什長、伍長的職位!而且還將免稅三年,子嗣優先入伍,優先入學堂。”
“至於新補充的百餘刑徒、氓隸,是屬於鄉寺的財產,可以分配給有功的國人們使用,但不能過度驅使、鞭撻!”
這些傷殘老兵,在獲得了利益後,非但不會有怨言,反倒會把甘願為趙無恤赴死的忠誠帶到地方基層上。
錢帛、田地,趙無恤可以自己分發,但爵位和職守的大權,卻還攢在下宮手裡,正所謂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
所以,對特殊功勳的獎勵,就一直拖到了現在。
……
究竟哪些人會受到賞賜?看著鄉寺廳堂內,軍吏們躍躍欲試的神情,趙無恤露出了微笑。
在那一夜血戰之後的第二日,王孫期便已經醒了,卻因為摔斷了一隻胳膊,一直留在醫館內。趙無恤回憶著前世相似的經歷,讓人以石膏和柳樹枝為他做了夾板,看得自陽、子豹嘖嘖稱奇。
夾板到這兩日才解開,但王孫期的右臂依然不靈活,連駕馭單馬都夠嗆。
“一隻手如何操縱八轡(pei)?王孫的御戎之職,恐怕做到頭了……”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