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第1/3 頁)
毓秀記得那日清平離開時她們還在一處說話。
也是這般的年紀,毓秀不知清平走到時候心中有沒有人,可她眼睛裡卻是有淚的,&ldo;三嫂……毓秀,我還是這樣叫你,總覺得更親近些……&rdo;皇帝做出來的決定皇后都阻止不了,何況毓秀,她只能安慰的摸著清平公主的手。
&ldo;我這一去怕這輩子都回不來了,從前還老想著嫁人之後生了氣便帶著你來公主府,把駙馬趕出去……&rdo;
毓秀被她說的想笑,卻還是難過,&ldo;怎麼會。便是說句不好聽的,那遼國皇帝年歲大了,誰曉得能活多久,等那時你再回來,多尋他幾個年輕夫君。&rdo;這年月男女大妨不算嚴格,之前也出了好幾個養面首的公主,毓秀說這話也不算多出格。
這也算是她為清平想到的最好的路了。去了遼國和親那便是肩負起了兩國重任,若遼國皇帝不死,她這一生都別想回來。有哪個女子願孤身在外一輩子,便是那百口相傳的昭君在暮年時還不是日日思念故鄉。
毓秀總覺得她還能見到清平……但是沒想到,那卻是兩人最後一次說話。
遼國風情和楚朝究竟差的太遠。清平公主貴為公主,那裡的人雖然不敢為難她,可她也總適應不了。那裡彪悍的民風使得遼國的後宮好比一個菜市場,不同楚朝暗地裡的風雲湧動,那裡的妃子看不習慣誰便是讓底下人蓋起了嘴板子。
清平初來乍到,沒立起威來,手下人被教訓了好幾次,自個兒也吃了好幾次虧。
那些人看她是公主之尊不敢動她,可時日長了對她也並未尊敬之處。毓秀時長能接到清平的來信,寫著遼人皇庭是如何藏汙納垢,比自己父皇宮內還要不堪。毓秀每每接到她來信時總要心驚膽戰一次,她自小與清平相處,自然看得懂她行文方式。
她的話越來越蒼白,信件也越來越少,到最後竟然是報喜不報憂。
毓秀總覺得不符清平的性子,哪怕楚昭不喜也跑到宮中去找了鍾皇后。鍾皇后愛女心切,一聽毓秀說的這些便立馬帶著宮人拖著裙擺去了皇帝那裡。都是自己親生的女兒,皇帝雖看重家國利益,卻也不會不把清平放在心頭,便下令讓使臣出使遼國送禮。
也算是給清平撐腰,哪個做皇帝的不知道和親是什麼樣的。清平那嬌滴滴又尊貴的性子定然得不了遼帝寵愛,他能給女兒的便是她背後的楚朝,派了使團去給她撐腰,哪怕遼帝在不喜她也不敢對她不好。
卻沒想到,使團離京還沒半日,那遼人的使團便先入京了,順時也帶來了清平病重身死的訊息。
想到這裡毓秀恨恨的捏住手腕,清平是她最好的姐妹,她哪能會讓她這樣無緣無故死在遼人的地方,鍾皇后本已經死了一個兒子,女兒又死了便徹底瘋狂,鍾家的人力再加鍾皇后,沒幾日便得了清平真正的死因。
她是因著懷孕,被遼王皇后逼著騎馬落胎,後血流不止。
毓秀自然恨那遼妃,可清平已死,皇帝斷然捨不得為了一個死人害了整個朝廷的利益,便這麼掩了過去,甚至連她的屍骨都不止流落在哪兒,她活的哪裡像個公主?
這一次清平還尚未去和親,她也決計不能讓她去和第二次親!
正文 第三十七章:狀元大才
清平的死,一向是毓秀心底不可觸碰的傷痕。前世今生,她的朋友不算多,清平算便是其中最好的一個,可她堂堂嫡公主之身,最後卻落得流胎而死的下場,怎讓毓秀不傷懷萬分?
且,清平死了之後,鍾皇后徹底頹然,幾乎死了大半,連病床都起不來。當今皇帝性情軟弱,被那遼國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