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3/4 頁)
、淨腔、釀肚、炮燒、掛糊、油炸、切件、慢燉八道工序,在技術操作上表現了古代烹飪的一個階段。自秦後飲食才真正發揚起來,至唐宋更是達到一個顛峰。唐《酉陽雜俎》記述:有一個孝廉“善斫膾,薄絲縷,輕可吹起,操刀響捷,若合節奏”。這個儒生不僅操刀動作敏捷,斬切之聲有節奏,而且所切肉片、肉絲像薄紙,可以用嘴吹起。刀功到此火候,烹飪豈在話下。鑑真和尚東渡日本時,帶去了大量的中國食品,光幹薄餅、幹蒸餅、胡餅等糕點就有二十餘種。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富庶的朝代,沉於安逸,縱情享樂,也因此飲食的水準更越前代。有一種菜式叫“秋色持螯賞菊”,煮蟹方法是:將精選的橙子截頂去瓤,實以蟹膏肉及調料,仍以帶枝頂蓋上蒸熟,再用香櫞(一種果實,味酸)剖開去瓤作酒杯,皮上雕刻花紋,氣味清芳,使人生髮新酒、菊花、香橙、螃蟹之興。蘇東坡嘗言“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這似有標榜節操的嫌疑,試問“東坡肉”何來?至少他對烹飪有研究無疑。“東坡肉”起先是蘇東坡在黃州製作的,那時他曾將燒肉之法寫在《食豬肉》一詩中:“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早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詞人名士中善烹食者,有陸游可與之比肩,他亦是位美食家。他的詩詞中,詠歎佳餚的足有上百首,還記述了當時吳中(今蘇州) 和四川等地的佳餚美饌,其中有不少是對於飲食的獨到見解。他在《山居食每不肉戲作》的序言中記下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藥、芋、菜菔雜為之,不施醢醬,山庖珍烹也。”並詩日:“老住湖邊一把茅,時話村酒具山餚。年來傳得甜羹法,更為吳酸作解嘲。”由此可見,陸游是很會烹飪,又愛烹飪的。我憶得一本閒書上說慈禧太后是極會吃的,御膳廚下專門飼餵了良種豬,要吃時,用竹板抽打豬腿,至紫切割,據說營養和風味都凝聚到這方發紫的豬肉上了,真是殘忍又豪奢的吃法。
我庸碌小民,阮囊羞澀,不得周遊名勝古蹟,亦無福品味各地風味迥異的小吃。無奈之下,只好自力更生,平時閱讀菜譜,燒得幾手家常小菜。苦瓜盅,我將之美名其曰:“苦中甘。”取苦盡甘來之意。備苦瓜數根,粗肥為佳,橫切數段,掏瓤洗淨。又將豬肉剁茸,拌黑木耳、蒜茸、薑末、蔥白、黃酒和之,填入中空的苦瓜段裡,上鍋清蒸,十分鐘後已經爛熟。舉箸而食,入口既化。其味分數層,有苦瓜之澀,兼肉之甘美,草蔬解肉葷之羶膩,肉葷又濟苦瓜清淡,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倒似乎合了剛柔並濟的思想。從食療的角度來說,苦瓜屬葫蘆科,一年草本,有清熱解毒,健胃消渴的功效,食之有益。
其實,食不在精,樂足則品;價不在高,會烹就行。便是一碗熱氣蒸騰的白飯,抹上凝垢的豬板油,顆粒都如玉雕,透著晶瑩潤澤的光華。再澆一道醬紅,配兩枚翠椒。於寒冬日裡,實是美味。
雜談 貞節牌坊
(更新時間:2004…9…27 20:43:00 本章字數:1087)
這是個清末民初的故事,我覺得這個歷史變革交替的混亂年代總帶著種傳奇的韻味。千年不易的傳統觀念受到新思想的衝擊,國家和社會都產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在時代的洪流中,人們怎麼適應著改變,都是值得深入的話題。
這是株大樹,年代非常久遠,濃濃的樹蔭,顏色綠得發黑,粗老的樹身上捆紮著盤旋的枯藤,還有許多深刻的皺紋,這樣的一株老樹往往就是歷史的見證,它也許在繁華的道口,或者在一個祥和的村頭。每到傍晚,老人、孩子們會在樹底納涼,老人手搖著蒲扇,眯著渾濁的眼睛,張著豁牙乾癟的嘴,說出充滿智慧的故事。老人穿著粗布的白褂子,露出乾瘦的身子,胸膛上兩排肋骨,手邊還有個紅泥的茶壺,說得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