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悲慘世界(二)(第2/2 頁)
買了好多不同出版社的版本來珍藏,有些連書封都沒開啟過,準備直接留給潼莞。
《巴黎聖母院》裡的角色,他唯一印象深刻的是敲鐘人加西莫多,連女主角的名字他都沒記住。但是患有“姓名選擇性記憶困難症”的潼濁,卻能隨時講出《悲慘世界》中的眾多角色的名字:冉·阿讓、芳汀、珂賽特、馬呂斯、沙威、割風、德納第、愛潘妮……
西瓦爾的講解還在繼續:“之所以這個禁咒會叫‘悲慘世界’,是因為這個禁咒看起來很美麗,似乎也沒有什麼威力,但是實際效果卻很殘忍。正如我們歷史上的某些年代一樣,整個世界看起來很美,但是大多數人卻活在悲慘之中。這個禁咒發明的時代並不算遙遠,正是塔利亞帝國存在的時期。”
原來如此,塔利亞帝國時期,確實如同西瓦爾所講的一樣。這個蘇亞星最後的奴隸制國家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甚至一度是蘇亞星最強盛的帝國。但是在帝國中,外表光鮮的百族卻殘忍地奴役著人族,而人口眾多的人族卻處於社會的最底層,飽受折磨。
“這些雪花附帶著精神系的魔法元素,被雪花附著的生物,會有雙重幻覺出現,一種是被強大的力量壓迫著,另一種是自己只要再堅持一下,就能從重壓中解脫出來。”西瓦爾繼續用簡單的語言講解著禁咒的功效。
原來如此,怪不得被雪花沾到身上的魔物彷彿身上馱著什麼重物一般,但是卻完全沒有掙扎的跡象。枷越來越覺得這個禁咒的名字取得真是非常貼切,再沒有比“悲慘世界”更能形容這種感覺的詞了。
世界之所以悲慘,只是因為滿懷希望的人卻看不到一丁點的希望。
枷覺得這個禁咒的設計師也應該跟他一樣是個雨果迷,《悲慘世界》這本書所描寫的故事就是這樣的,維克多用一種很矛盾的手法在書裡發洩著自己的情緒,讓人很難區分這本著作究竟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
透過這本書讀者唯一能斷定的,是作家維克多·雨果,是個虔誠的教徒。
反正每次閱讀,潼濁都會有不同的感受,這也就是《悲慘世界》這本書的魅力所在。
“最終,禁咒範圍內被雪花活埋的生物,並非是死於魔法元素的攻擊,而是死於窒息與寒冷。”西瓦爾的講解很簡單,說完這句之後他便再無一語。
果然是個“悲慘世界”,連死都不能死得痛快一些,被這個禁咒攻擊的生物,居然是滿懷希望地死在窒息與寒冷之中。不過枷轉念一想,處於幻覺之中死亡,似乎也並不是那麼痛苦的事情,死之前,被這個禁咒攻擊到的生物或許還是被精神系的元素操控著,滿懷希望而逝。
世界的悲慘,莫過於失去希望;而世界的仁慈,莫過於充滿希望。
矛盾之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