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第1/3 頁)
六月十三日寧王過生日,所有的官員禮應、例應往賀。事實上正經官都去了。恰巧福建有個軍官叛亂,王瓊讓陽明去勘亂。瓊對辦事員說:&ldo;這點小事,不足以煩守仁。但假此便宜,敕書在他手中,以待他變可也。&rdo;這是倒是針對寧王說的。因為此時寧王的反形已彰。
幸好陽明剛離開,否則他也得去為王爺賀壽,也得像其他官員一樣被寧王當場扣押。因為正在他十三日過生日時,密探飛報京城動向,遂決定提前舉事的。寧王脅迫所有官員服從他,有不從的立即處死。他聲稱是奉太后密旨,讓他起兵監國。
陽明十五走到豐城,知縣告寧王反。陽明立即脫掉官服,潛入漁船中,躲開寧王派來的追捕他的太監,星夜趕到吉安府。他對當今皇上不是沒有&ldo;意見&rdo;,再說他是奉命去福建的,並沒有讓他來對付寧王。也許是人們對正德太失望了,也有想依附新君以圖騰達的,反正一時間響應寧王的官民紛紛紜紜。他對學生鄒守益說:&ldo;天下盡反,我輩固當如此做。&rdo;他也不是毫不猶豫,他是在&ldo;默然良久&rdo;後說這句話的。誠如他的另一個學生錢德洪所說:平宸濠不難,難在倡義。
他就是這樣,一旦定下來,就動如脫兔。他立即給皇帝上書言寧王反事,並乘機嚴重地教導皇上:您在位十四年,屢經變難,民心騷動,還巡遊不已!當今想奪權的豈止一個寧王?&ldo;伏望皇上痛自克責,易轍改弦。罷出奸諛,以迴天下豪傑之心;絕跡巡遊,以杜天下奸雄之望。&rdo;這麼好的話都說給狗聽了。此時皇上還不知在做何樂子呢。
陽明很有心計的先後上了兩道報告,並同時上了一道請假回家的懇求信。大約是為了麻痺寧王,但也有置身事外的姿態。自然從平定了九連山賊之後他就一直在請假,先是因其平三 、九連山匪有功,蔭子錦衣衛,世襲副千戶。他上疏辭謝,並乞求退休,說疾病已纏,奶奶病危,他方寸已亂,日夜痛苦,只希望&ldo;全首領以歸&rdo;。但此時不是請假的時候,他還要這樣做,就連錢德洪也大惑不解。
皇帝後來倒是回答了他這個請假條:&ldo;著督兵討賊,所奏省親事,待賊平之日來說。&rdo;這自然也不能說是因為他家庭觀念重於國家觀唸的緣故。 他對敵人自然就又玩起了虛虛實實的詐術。他對前來響應義舉的下僚說:&ldo;宸濠若出上策,直趨京師,出其不意,則宗社危矣。若出中策,趨南京,則大江南北亦被其害。但據江西省城,則出下策,勤王易為也。&rdo;所以,他必須把寧王&ldo;留&rdo;在江西。而他的軍事實力與叛軍相比不及十分之一。他偽造朝廷密旨,讓兩廣、湖廣都御史暗伏要害地方,以待寧蕃兵至。又偽造兩廣機密大牌:&ldo;率狼達官兵四十八萬江西公幹。&rdo;還到處張貼兵部公移:準令許泰領邊軍四萬,從風陽陸路進;劉暉領京邊官軍四萬,從徐淮水陸並進,王守仁領兵兩王,楊旦領兵八萬,陳金領兵六萬,分道並進,刻期夾攻南昌。因為他手裡沒多少兵所以&ldo;分&rdo;在他名下的最少。其實他當時連兩千真正的兵也沒有。
他還偽造了寧王部下的投降書,&ldo;誣陷&rdo;寧王手下的主要謀士正在給他當內應等等。分別用戲子、給他當&ldo;內應&rdo;的家屬等傳給寧王。
有人問:這樣管用否?陽明說:不論管用不管用,且說他懷疑不懷疑?答:難免不疑。陽明說:只要他一懷疑,就成了。
寧王果然疑懼,以為朝廷早就知道了訊息,這樣嚴陣以待,出擊不利,遂留兵南昌以觀變化。等到七月三日,才看出都是假的。這才開始出兵,有六萬,號稱十萬大軍,想一路打到南京去。留下一些人守南昌。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