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血戰騎兵隊(四)(第1/2 頁)
鬼子步兵沿路增援,負責遲滯鬼子增援部隊的水生舉起手中的三八大蓋。 一顆清脆的槍聲響起,子彈飛來擊中隊伍中最前面鬼子的頭盔,與此同時,射手分隊另外一名戰士的一發子彈也擊中了另一頭鬼子。 加藤大喊:“巴嘎,不要怕支那軍的冷槍!機槍火力壓制,追擊!” 受到攻擊的鬼子兵立刻臥倒,一陣子彈打在了剛才狙擊陣地的位置上,十幾秒後,鬼子的擲彈筒轟來。 還好剛才一發子彈打完,二人已經立刻轉移下一個狙擊陣地。 否則,此刻兩人早就被鬼子炸死了。 水生帶領的狙擊分隊只是在遲滯鬼子的進攻,畢竟,他們的射擊位置都在三百米的距離。 超過了這個距離,就超出了武器的最佳射程。 有人說,三八大概有效射程在460米,但是肉眼瞄準移動的目標,沒有光學瞄準鏡的情況下二百五十米就已經是極其優秀的射手才能做到的。 四百米甚至說是五百米,那對付的是群體目標,武器發揮的極限儘管依靠人,但不可能超越人的極限,否則那就是神了。 槍又沒有系統,可以開金手指自動追擊,一切必須符合邏輯。 因此,水生他們剛一開火就被鬼子發現了,只能迅速轉移陣地,因為三百米的距離同樣是鬼子擲彈筒和機槍可以夠到的距離。 每打一槍,就要快速轉移位置,不然鬼子的小炮就炸過來了。 應該說,水生他們狙擊大批敵人,這樣的射擊非常考驗射手的技戰術水平和心理素質。 眼見迫近陳家峪戰場越來越近,關鍵時刻,已經完成將鬼子騎兵趕進玉米地任務的機槍組調轉槍口,和鄧寶山的三連趕來增援。 雙方佈置開來散兵線,一方拼死想要突破防線,一方則是拼力阻擊。 為了壓制住鬼子守備隊的火力,楚雄忙命令擲彈筒兵靠前射擊,壓制鬼子的擲彈筒和迫擊炮。 楚雄調教出來的擲彈筒兵戰術素養不錯,因為在山上居高臨下,連續打掉了鬼子幾個擲彈筒火力點。 但很快,擲彈筒兵的位置暴露了,鬼子的九二步兵炮迅速調轉炮口,直瞄八路軍的擲彈筒兵。 其實,九二步兵炮作為一款初速並不高的火炮(炮彈初速度還不到兩百米),效能十分平庸,但因為其矮小的炮身隱蔽性很好。 因此,躲在掩體後面的九二步兵炮可以較好的隱蔽,並連續轟擊。 “轟!”的一聲,塵土四濺,一發炮彈將靠前的八路軍擲彈筒位置掀翻了。 一名擲彈筒兵痛苦的跌倒在地,另外一名擲彈筒兵則倒在了血泊之中。 楚雄看的真切,然而,他卻沒法找到鬼子的火力點。 九二步兵炮,在抗戰期間又被稱之為鬼炮,因為其矮小,因此隱蔽性太好,常常只聽到炮聲不知道炮在哪,所以在山上的楚雄到現在還沒有發現鬼子的九二步兵炮在哪裡。 而進攻的鬼子,迅速轉換炮口方向,轟擊鄧寶山的三連和崔勇的機槍陣地。 眼見鬼子連續掀翻了幾輛“土裝甲車”。 楚峰著急了,終於搜尋到了鬼子火炮的安放位置,他伸出他漂亮的大拇指,隨著迫擊炮一聲炮響,鬼子的九二步兵炮徹底啞火了。 為了徹底打退鬼子步兵的攻勢,楚雄手中的八十二毫米迫擊炮開始了四連發! 迫擊炮急速射之下,幾發炮彈接二連三的落在鬼子的陣地上,讓鬼子佈置的火力攻擊方向瞬間被打亂。 玉米地裡,蘇武打響了手中的訊號槍,這是總攻的聲音。 在陳家峪的玉米地。 此刻已經轉為一場單方面的屠殺,鬼子的騎兵任何優勢都不在。 相反,他們的騎兵的馬蹄聲給靜態的八路軍戰士最大的引導,在玉米地裡享受這樣“恐怖”的屠殺後,情緒失控的鬼子衝出了玉米地,也有的直接被戰士們活捉了。 不少鬼子甚至是坐以待斃。 整個陳家峪的玉米地,已經到處都是鬼子屍體和血跡。 兩頭鬼子躲在玉米地裡蹦出來想要襲殺,胡滿倉手中的毛瑟m1932毫不客氣,連發全自動快速打出七八發子彈,將兩頭鬼子全部清掃在地。 蘇武知道,要快速增援三連,那邊的壓力太大了:“迅速收拾戰場,趙大力,你帶一連增援三連。”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