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六 α物質(第2/2 頁)
質,進入到不同人體內發生的反應會不會不同。
這樣一來,雖然α物質已經走完了試驗動物的流程,準備進入人體試驗間斷,但是時間已經過去了四年多。
距離月宮基地第一艘前往小行星帶抓捕小行星的飛船出發,也已經過去了四年。
此時的月球,已經被徹底點亮,幾乎覆蓋了整個月球表面的太陽能電池板,讓這顆古老的衛星,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這樣做帶來的後果就是,就連白天,也可以看見這顆亮度升高了幾倍的衛星的光芒,也就是正午的陽光能夠稍微遮掩一下它的存在,其他時候,它都堂而皇之地顯示這自己的鋒芒。
整個月球已經變成了一個大礦場,楊青的火星計劃,對於金屬礦藏的需求是海量的,每個礦坑附近,都有一片冶煉爐,挖出來的礦藏,將在這裡經過選礦,粉碎以後,送入到冶煉爐裡進行冶煉。
不是藍星上傳統高爐的氧化還原反應,雖然在這裡,透過氫氣還原生產金屬,一樣可行。
但是在能量充足,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小嬡還是選擇了直接加熱法。
近乎純淨的氧化鐵和鐵的混合物,被加熱倒1565度,就會分解,四氧化三鐵的熔點是1597度,總之當這些混合物達到兩千度以後,熔爐裡面就只剩下了純淨的鐵。
而被分解出來的氧,在月球有多珍貴,大家也是知道的。
熔爐的溫度會繼續升高,裡面含有的雜質,低於鐵的沸點的,也會在那之前氣化。
繼續加熱到2750度,鐵也會跟著氣化,然後被分餾裝置收集起來。
元素週期表上的元素,沸點很少有超過四千度的,所以超過四千度以後,熔爐裡面的液體,就是碳元素了,它們的沸點高達4827度,在宇宙空間,它們是最好的船體材料。
然後近乎純淨的鐵,就會被派來的飛船取走,送到飛船製造廠的冶金車間,熔合成標準的飛船外壁合金,然後被軋成板材,覆蓋在飛船的骨架上。
為了趕時間,也為了製造方便,這些飛船其實就是一個個長方形的大箱子組成,甚至為了節省動力,沒有為它們增加大型整體防護罩,只在飛船的前面有一個前端護盾,避免它跟隕石或者小行星直接撞上。
而為了彌補這個缺點,也為了增加自重,它的壁厚,被增加到驚人的一米厚。
這裡面的材料可不是普通的鋼材,一厘米的厚度,防禦力就相當於六十厘米的均質裝甲。
可以說它們就算直接撞在小行星上面,也不一定會變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