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發熕(第1/3 頁)
“籲————”
陳望口中低喝了一聲,輕拉手中的韁繩,止住了前行的戰馬。
身後眾騎看到陳望的動作,皆是齊齊勒馬一起止步。
陳功、趙懷良兩人一左一右各自上前了一步,分立於陳望的身側後方。
立馬于山麓之下的一處土丘之上,整個西山營地都被陳望盡收於眼底。
陳望神色平靜,目光從西山營地的山麓一直掃視到山頂。
不知道為什麼,每逢臨戰之時,他都沒有絲毫的緊張,思緒反而越發的清晰。
雖然每次雙手會有些顫抖,心臟止不住的躍動。
但是一旦握上韁繩或則是兵刃之後這一切便能迅速的穩定下來,那是屬於身體的本能反應。
顫抖並非是恐懼,那躍動的心臟,沸騰的鮮血,全都是他的身體釋放出的訊號,是在告訴著他已經做好了奮戰的準備。
朔風鼓盪,旌旗招展,陳望原本平靜的目光泛起了些許的波瀾。
流寇大營臨山而建,三處營地自三處山地的山腳處便設下防禦,然後再到半山腰,直至山頂層層疊疊。
層層疊疊,溝壑萬千,拒馬環繞,千防萬重。
長期以來的練習射術,陳望的視力極好,正是憑藉著極好的視力,他才在湫頭鎮外發現了因為伏兵在山嶺之間而沒有落下的飛鳥。
列陣的地方與西山大營相隔不過四百步,流寇營地的大體佈置幾乎都被陳望看的分明。
陳望目光凝然,微微皺眉,這股流寇比預想之中的還要棘手不少。
這樣的佈置記憶之中似乎是出自於此時的軍旅之中。
在升為遊擊之後,洪承疇派人給他押解軍械和軍資的時候,還下發了不少關於流寇的資料給他。
比如十三家七十二營流寇的名號,還有一些獨立於外的流寇以及各州縣的一些情況。
爬天王林勝泉原先是一個私鹽販子,出身平涼府,被抓捕入獄之後趁著流寇打破縣城得以脫逃,憑藉著自身的原來的積蓄以及人脈成為了頭領。
而四天王李養純則是出身邊軍,發動了兵變,而後和王嘉胤合流一時縱橫陝北,陝北諸府皆受其害。
如果七十二營在明軍內部,被分為上二十四營、中二十四營,下二十四營。
李養純就是屬於上二十四營,排在上營的第八位。
而爬天王林勝泉則是屬於中二十四營,排在中營的第十八位,總四十二位。
李自成在上營之中的排名原先只是被列為第六位。
但是艾萬年、劉成功、張外嘉被其絞殺之後,一躍升至為了上營第一。
只不過淳化一敗之後,其實力大損,名次自然會有所變動。
不過陳望並不關注這些,他清楚的是現在的鞏昌府三部之間,必然是李養純為主。
流寇縱橫多年,已經有了獨屬於其的一套行為準則。
雖然上中下營原先是明軍在內部排出了名單,不過在訊息洩露之後,流寇內部也開始實行三級分營制。
下營服從中營,中營服從上營,上營則服從十三家。
當然流寇內部並沒有排序,營級相同則按照兵力規模來決定誰為主次。
不過實力如果相差懸殊,那麼就算是強的一方營級低下,另一方也必須服從,這是潛規則。
兩營相遇,以強者為尊。
當初在慶陽府的時候,身為十三家之一的過天星惠登相之所以服從李自成,就是因為李自成當時的軍力鼎盛,而他被追擊了一路實力大損,懸殊過大,只能放棄了指揮的權柄。
而後在李自成遭遇慘敗之後,惠登相直接毫不猶豫的丟下李自成逃離並沒有違反規矩,畢竟他是十三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