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廈將傾(第2/4 頁)
啟用盧象升。
“盧象升啊……”
陳望心中嘆息了一聲。
或許死在賈莊,死在外虜的手上,對於盧象升來說最好的結局。
面對著燒殺搶掠的流寇,盧象升能夠毫不猶豫的舉起手中的刀劍。
但是面對著紀律嚴明,號為萬民,一路而來百姓夾道歡迎的萬民軍。
盧象升還能不能舉起手中的刀劍。
不過這一切,都暫時與他無關。
而且如今南國大勢,已經不再是選派哪一個人為督師做總理能夠改變了。
現在已經是崇禎十四年了。
內憂外患,內外俱起,明帝國頹勢難轉,中央對於地方的管控越發的衰弱,各鎮割據勢力正在逐漸形成。
西北三邊重鎮被李自成拖在泥潭之中,遼東松錦之戰明帝國已經押上了八鎮十三萬兵馬。
山東王浚、李青山叛亂,截斷漕運。
西南地處偏遠,交通不便,難以支援中央,而且還需要支援西北的戰事。
東南地區,南直隸有李巖統領的萬民軍,江蘇則有張獻忠。
左良玉心中不平,也已經看透了如今朝廷的虛弱。
他知道自己一貫以來的行為,早就已經觸怒了朝廷。
眼下他之所以沒有事,只是因為朝廷還需要他麾下的兵馬來剿滅起義軍。
一旦關內流寇被盡數清剿,或者是手底下的兵馬盡數葬送,他也決計沒有什麼好下場。
所以現在左良玉盤踞武昌,招兵買馬,就是為了積蓄實力,另尋他路。
不過如今的賀人龍倒是沒有如同歷史上那般驕橫跋扈不停調令。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畢竟賀人龍並不在楊嗣昌的麾下,也沒有平賊將軍這個香餑餑讓他爭取。
但是西北的泥潭讓一眾三邊的軍將叫苦不迭,積怨良多,也是一個極為不穩定的因素。
在西北,固始汗已經推翻噶瑪噶舉派所建立的藏巴汗王國,建立和碩特汗國,全面控制了西藏。
固始汗自己作為甘、青、康及衛藏地區的汗王,成為全藏族地區的統治者。
同時八個兒子率部駐紮青海,建立了以他為領袖的和碩特部根據地。
李自成如今的部隊之中,羌、漢、蒙三族混雜,盡皆騎兵,來去如風,讓三邊的軍鎮難以遮掩。
而此時,固始汗派出的使團也到達了清國的盛京,黃臺吉出城親迎。
雙方實際上已經結為聯盟。
此時的明帝國腹背受敵,內外交困,已是徹底病入膏肓。
盧象升是厲害,但是他並非是一個能夠扶大廈之將傾的人。
天下格局已成,各地軍鎮離心離德。
缺糧斷餉日久,朝廷的詔令已經無法在南國推行。
“東南的事情與我們無關。”
“傳令給陳永福,守住山中關卡,只需禁絕流寇竄入河南即刻。”
東南的局勢越是惡化對於漢中鎮來說便越好。
東南是東林黨的大本營,的那些豪強士紳根深蒂固,影響深遠。
現在陳望還處於明朝的體制之下,根本沒有很好的辦法來處理東南。
就算是日後自立旗幟,處理東南問題也會隨之引起一系列的政治的問題。
但是萬民軍和張獻忠卻是不同。
萬民軍和張獻忠,只需要高高舉起手中的屠刀。
就像是唐時的黃巢一般。
所有膽敢阻攔的勢力,都會被萬民的怒火碾的粉碎。
“左良玉屯兵在武昌,張獻忠沒有辦法進入湖廣,如今時局對於我軍有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