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倭瓜國滅,甲由申島(山河滅倭)(第1/2 頁)
魯國的軍人在這一場戰鬥中,盡情地揮灑著熱血與豪情。這麼多年來,他們承受了太多的忍氣吞聲,經歷了一次又一次,失去親人的慘痛教訓,終於在這一刻,他們心中積壓已久的怒火,得以徹底釋放。每一個魯國的軍人,都在心中吶喊著:“倭寇必除,倭瓜必滅!”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與決絕,彷彿要將所有的仇恨,都在這一刻宣洩殆盡。
戰場上瀰漫著濃烈的血腥氣息,殘肢斷臂隨處可見,但魯國的軍人們,毫無畏懼,繼續奮勇殺敵。他們要用敵人的鮮血,來祭奠曾經逝去的親人,要用勝利來扞衛魯國的尊嚴和榮譽。在這片充滿殺戮與血腥的土地上,魯國軍人的身影如同一座座不可撼動的山峰,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忠誠與勇敢的真諦。
戰鬥終於落下了帷幕,十萬魯國大軍,在經歷了這場慘烈的廝殺後,大約有一萬人,永遠地倒在了這片土地上。“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這殘酷的現實,讓人唏噓不已。剩餘的軍隊開始重新集結起來,他們默默地打掃戰場。
士兵們將倭寇,那堆積如山的屍首收集起來,就地進行焚燒,讓那罪惡的軀體,在熊熊火焰中化為灰燼。而那些倭寇的骨頭,則被壘成了一座觸目驚心的京觀,彷彿在無聲地訴說著他們曾經的暴行。在一塊高達三十米的巨大石碑上,士兵們一筆一劃地,記錄下倭寇的種種罪行,那每一個字都飽含著對倭寇的痛恨與譴責。“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他們要用這樣的方式,讓後人銘記倭寇的罪惡。
對於那些在戰鬥中,英勇犧牲的一萬魯國軍人,他們被莊重地埋葬在京觀的周圍。士兵們圍繞著京觀,將他們安葬,讓他們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裡三層、外三層地包圍著倭寇,繼續履行著守護魯國的使命。在每一個魯國軍人的墓碑上,都詳細記錄著,他們生前的豐功偉績,讓後人永遠銘記他們為了國家和人民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鮑佳和魏國特別交代滅日成,絕對不能讓其記錄,任何關於修真界修士,參與此戰的相關事情。他們深知修真界,有著自己的規則和隱秘,不希望這場世俗的戰爭,過多地涉及到修真界的事務,以免引發不必要的麻煩和紛爭。
七日後,孫志堅和魯國盛元帥,率領著十萬大軍,氣勢洶洶地抵達了煞日城。隨後,整合後的軍隊,由滅日成和魯國盛共同帶隊,他們乘船浩浩蕩蕩地,開赴倭瓜國的島嶼。大軍從南北兩個方向,如潮水般殺向倭瓜國的首都。
滅日成下令,倭寇中凡是身高高於一米三的男子,一律砍頭殺掉,務必做到永絕後患。而那些成年的妙齡女子,則全部賜予魯國計程車兵當作妻妾。魯國盛也緊接著下令,要求魯國軍隊每打下一個城鎮,就堅決實施殺光、搶光、燒光的三光政策。
半個月後,魯國的南北兩路大軍,先後抵達了倭瓜國首都之外。此時,倭瓜國王妄圖投降,以求得一線生機,然而孫志堅卻站在了滅日成和魯國盛的前面。他根本不給倭寇,開口說話的機會,剛一照面,就猛然揮出一掌,那強大的力量,瞬間就將倭瓜國王拍扁了。
滅日成和魯國盛面對此景,都不敢多說什麼,畢竟在他們眼中,孫志堅如同神仙般的存在,把倭瓜國王拍死,簡直就像拍死一隻螞蟻那樣簡單,而且他也不需要承擔任何後果。隨後,滅日成和魯國盛果斷下令,將倭瓜國的所有皇室成員一律處死,不給他們任何翻身的機會,要將後患徹底斬斷。
倭瓜國的那位元嬰期修士,當得知孫志堅率領著山河派,氣勢洶洶地前來取他性命的訊息時,他幾乎是沒有絲毫的猶豫,二話不說便倉皇地逃跑了。在他的心中,根本就不管倭瓜國,最終將會面臨怎樣的結局,於他而言,唯有自己活著才是最為重要的事情。在他那自私狹隘的眼裡,其他的倭寇,都不過是可以隨意捨棄的存在,他們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