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子弟軍反攻契丹之孤膽英雄(第2/2 頁)
岸。
大光顯命令全軍渡河,在遼河西岸紮營,統計傷亡和戰果。
此戰,子弟軍的板甲發揮了無以倫比的防護作用。
只有幾百人被射中了面部和眼睛。
射中眼睛的,命能保住,但是,眼睛沒了!
傷愈後的出路,就是子弟軍工坊或者軍工廠的護衛了。
如果雙眼都瞎了,那就只能到工坊找個合適的地方,安度餘生!
其他傷員,只要不是被箭頭深入頭顱的,也能醫治得好。
犧牲計程車兵,也有二百多人,他們將會被帶回松嫩平原,
前方就是琪州(今康平縣,位於遼河西岸)。
這可是耶律阿保機的私城!
契丹的私城,有稱作頭下軍州,是契丹親王、公主、國舅才可以修建的私城。
其餘的貴族和大臣的頭下軍,只能設立堡、寨、壘。
耶律阿保機的私城,此時自然是由皇帝耶律德光繼承。
私城與中原王朝的封地差不多,轄區內的租稅,除了酒稅以外,都歸城主。
不同的是,契丹的私城,必須是城主利用打仗擄掠來的漢民和渤海遺民組建,而不是朝廷白給的。
還有一點是,頭下軍州的官員,城主都可以任命。
這一點上講,頭下軍州的權利,比中原的封地要大!
對於皇帝,其私城的地位,就如內帑,是皇帝的小金庫,所有稅收歸個人而不歸國家。
琪州此時已被耶律德光改為檀州。
因為這裡的百姓,大多是從幽州附近的檀州擄掠而來。
為了照顧他們的思鄉心切,才改為檀州。
檀州城內外三層,周圍四里,城有四門。
南門外有點將臺,高一丈;西門外有寶塔,高十一丈,共十三層。
東門外則遼水環繞。
檀州是遼河西岸最為繁榮的一座州城。
城內綠樹掩映,青磚灰瓦,炊煙裊裊,街市興隆。
古塔下寺院裡傳出的誦經聲伴隨著城東遼河畔的漁歌唱晚,確實有國泰民安之像!
據史載,檀州城有戶一萬,大多為漢人和渤海遺民;有兵兩千,都是耶律德光的宮衛軍!
對於漢民和渤海遺民為主的檀州,大光顯猶豫了!
這裡不像剛剛滅掉的烏隗部,都是遊牧的契丹軍民。
檀州城來源於公元921年。
那年,耶律阿保機南侵幽州,俘虜了大批的檀州百姓。
除了會農耕的百姓,其中有不少是釀酒、打鐵的手藝人。
正苦於缺少手藝人的耶律阿保機將這批檀州民眾全部送到了琪州,並重新進行了加固。
所以,除了守城的兩千宮衛軍,並沒有多少契丹兵。
最終,大光顯決定,放棄攻擊檀州,稍向西北轉進,攻擊六院部。
然後再繼續向西南,到達阜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