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 魏小五(第2/3 頁)
個外地人在三岔河口畔立了個場子,要和天津衛精熟水性的漢子一較高下,以求名揚津門,在天津衛立足。他敲鑼打鼓在河畔聚了一大幫人,又掏出個枚拇指大的山鬼花錢,讓圍觀的人用刀在上面刻個記號,然後花錢投入海河中,接著一猛子扎進海河裡,不多時就竄出水面,手上託著剛才那個帶記號的花錢。
他又在河邊戳個竹竿,將十塊銀元包個布包掛在竿上,言明誰能在一炷香時間,撈出河裡的山鬼花錢,十塊銀元就給誰,撈不上來的給十個大子兒,再寫個服字。
圍觀的人越聚越多,天津爺們兒吃蔥吃蒜就不吃王八(姜)將。天津衛河流眾多,靠著河邊生活,水性好的人比比皆是。不少人自告奮勇下水撈錢,結果都是一無所獲。這外地人洋洋得意,眼看天津爺們兒的臉就要掉在地上,這時候從人群中擠進來個半大孩子,要下水撈錢。
這孩子正是綽號浪裡蛟的“魏小五”!
魏小五剛滿十五歲,家住在海河邊,生在河邊長在河邊,天生水性奇佳,一猛子扎進河裡,能在水底待上半天,河裡吃河裡睡,三天三夜不上岸都行。都說這小子耳後有鰓,能在水裡喘氣兒,是河裡的水族託生,傳得都神了,得了個混號叫“浪裡蛟”。
其實魏小五也不過是個天津衛的苦命窮孩子,爹死得早,上面有四個哥哥,前些年打仗時候都死了,家裡只剩下他和老孃。他為人至孝,知道老孃愛吃河海二鮮,就經常下河摸魚捉蝦。海河上每天有拉煤的汽船經過,他也經常撈掉在河裡的煤塊,平時就打八岔幹零活,掙來錢養活老孃。
今天看見有個外地人在三岔河口戳杆兒,寒磣天津衛的老少爺們兒,這才擠進人群,要一顯身手。他也不忙下河去撈那枚花錢,而是在街邊縫衣服補破鞋的攤子要了根鐵針。他把鐵針拿到外地人面前,讓外地人把針窩彎了,再往鐵針上劃道兒,劃多少道外地人說了算,劃完就直接把針拋入河裡。
魏小五等外地人把針拋進海河,就脫了上衣一個跟頭扎進河裡,沒過多久,便鑽出水面跳上岸邊,雙手高舉,左手掌託著那枚山鬼花錢,右手掌託著那根,划著道窩彎了的鐵針。那外地人見此情狀,登時就驚掉了下巴。
圍觀眾人歡呼震天掌聲雷動,喝彩叫好之聲不絕於耳。那外地人一聲不吭,也顧不上收拾東西,擠出人群就灰溜溜地逃了。魏小五穿上衣服,拿了竹竿上掛的十塊錢,正要轉身離開,卻聽身後有人叫他,轉頭一看原來是韓大膽兒。
魏小五滿臉喜色道:
“韓大哥!您了這是幹嘛去?”
韓大膽兒早就認識魏小五,知道他是個孝順孩子,而且和老孃倆人生活不易,就時常接濟這母子倆,所以魏小五也把韓大膽兒視為大哥。
韓大膽兒笑道:
“你小子可真行,我這從來不信鬼神的,都尋思你是龍王爺託生的!”
魏小五咧嘴笑道:
“嗨!碰上個外地老坦兒在這叫板,咱天津衛哪有他站的地兒,我也正好順手發點小財!”
韓大膽兒道:
“還沒吃晌午飯吧,你剛下完水身上寒,咱喝羊湯去!”
韓大膽兒騎車馱著魏小五去就去了西北角。
這西北角指天津衛老城西城牆和北城牆對角的位置,後來老城牆拆除了,西北兩座城牆改成了西馬路和北馬路,這城牆的西北角也成了地名兒。
天津西北角不遠有座清真寺,附近住了不少回民,很多回民在此地賣切糕、賣牛羊醬貨、賣羊湯。
羊湯就是羊雜碎湯。明朝靖難之役後,燕王繼位,被首都從南京遷往北京,又在離著北京不遠的天津造城設衛,當時有不少外來移民,其中就有大量回族人。相傳羊湯這東西就是回族人帶到天津衛的,後來逐漸從最初的羊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