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第1/3 頁)
嘀‐‐嘀‐‐
門鈴聲響起時,車戊辰剛好在客廳裡舉啞鈴。
他放下器材,幾步便行到門口,透過貓眼往外看了看,隨即就開啟了門。
&ldo;又見面了,車探員。&rdo;門外,是面帶微笑、西裝革履的斯克拉姆。
&ldo;早上好,中尉。&rdo;車戊辰的態度,還是那樣不冷不熱,平靜得讓人瞧不出半點情緒。
因為車戊辰昨天已經答應了隨時可以協助斯克拉姆的調查,所以兩人幾乎沒說半句廢話;打完招呼後,他們就直奔主題,一同出發了。
二十分鐘後,兩人驅車來到了那位於郊區的陽光青少年行為矯正中心。
此時,這棟建築的大門外已經拉起了黃線,四面的圍牆邊也都派了警員站崗;在那大門對面的街邊,停靠了多輛貼著罰單的採訪車,幾十名來自各個媒體的記者和攝影師,宛如一群蹲在路邊的非法打工者,在冷風中默默等待著不知何時會到來的工作。
斯克拉姆和車戊辰的到來,無疑讓這些記者很是激動,但他們湧上前來的步伐,卻被警員們拉起的人牆所阻擋了。
&ldo;請留步,請問你們是案件相關人員嗎?&rdo;
&ldo;請問你們是誰?是來自哪個部門的調查員?&rdo;
&ldo;請您發表一下對於這件案子的看法可以嗎?&rdo;
縱然受到了阻攔,記者們還是踮起腳尖、伸出無線麥克風、高聲喊著問題;攝影師們也是扛著長槍短炮,一陣閃光燈招呼。
不過,斯克拉姆和車戊辰都是見慣了大場面的人,對這種陣仗是不會有什麼反應的,兩人只當那些記者是空氣,自顧自地便走進了案發現場。
&ldo;某種意義上來說,你這次的意外介入,至少已經挽救了一個人。&rdo;在通往一樓正門的那一小段路上,斯克拉姆忽用攀談的語氣對車戊辰道。
&ldo;誰?&rdo;車戊辰問出這個問題的同時,自己也在思考著答案。
&ldo;呵……&rdo;斯克拉姆笑了笑,&ldo;當然是張警官了。&rdo;
他這話,車戊辰一聽就明白了。
前天傍晚,若不是車戊辰這個&ldo;巡查官&rdo;徵用了張警官的摩托和槍、立刻奔赴現場,並作出了第一手的處理……那麼,張警官勢必會按照以往的經驗、慢吞吞地趕來。
假如事情這樣發展,事後媒體一定會用報案時間和警員抵達現場的時間差大做文章;畢竟這種&ldo;容易引起納稅人不滿情緒&rdo;的社會新聞是很容易成為熱點的。
最後,為了平息公眾的怒火,官方必然得推一個人出來背鍋;不用說也知道,這個人就是老張了……
在這個資訊高度發達、到處都能查到過往記錄和照片的世界,除非你達到一定級別,可以將自己的個人資訊加密,否則……一旦出了什麼事,不僅是職業生涯、乃至今後的人生恐怕都得完蛋。
然而,由於車戊辰這個fcps高階探員的介入,使得關於本案的絕大多數細節都成了對公眾保密的&ldo;機密&rdo;;警方可以以此為理由,理直氣壯地不向公眾透露任何資訊。
就算媒體為了博眼球瞎編亂造一些東西出來,並成功引起了民憤,這個燙手的山芋也可以甩給fcps去捧……至少臨沂當地的官員們不用擔心自己的仕途會因此受到什麼影響了。
&ldo;也許吧。&rdo;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