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第2/3 頁)
這大冷天的在外頭排那麼久隊多辛苦啊,也怪他忘了和蘇玉秀說,不然也免了這一頓奔波。
&ldo;啊――&rdo;
蘇玉秀當時大手一揮掏錢買畫冊的豪邁頓時沒了影,半天才可憐兮兮的說,
&ldo;既、既然和外頭的不一樣,那我買回來收藏也不虧吧……&rdo;
溫向平被妻子可憐巴巴的眼神看的一笑,忙說,
&ldo;不虧不虧,就當我們買了兩個版本收藏了,一點都不虧,等你下班回來,我們一家四口就一起坐在桌邊看,多好啊――&rdo;
這才把蘇玉秀哄的又高興起來。
這樣一本畫本,又是白紙製造,又是有&ldo;溫作家親筆簽名&rdo;的旗號,價格自然不算低,能像一買買兩本甚至多本的人並不算多。
可沽市手裡頗有幾個餘錢的人也不算少,既然妻子(妹妹)(女兒)喜歡,買給她們也就是了。
這還只是沽市一個城市,再不發達的地方也會有一二個人手頭寬裕些,何況華夏出版社把畫本發行到了不少城市,再加上紅星雜誌在新一期雜誌上的聲援,這一來二去屢屢加印的,竟也是大賺了一筆。
而其他出版社雖然有搶佔了先機先行出版畫本的,可他們那發黃的毛頭紙、粗糙的人物設計跟這一比,本來還能入眼的畫本頓時就成了地上的泥。
當初提出要給《紐扣》發行畫本的是華夏出版社在沽市分社的主編,為表誠意,便親自給羅家和寫了信。如今銷量又取得了這麼好的成績,主編索性又提出了要請溫知秋以及溫知秋的責編羅家和吃一頓慶功宴的意思。
至於是不是隻吃飯不說話,那就另當別論了。
但羅家和想了想,還是拒絕了。
先不說溫向平離這兒要坐幾天的車,就是他的傷腳也讓他出不了市,遑論跑這麼大老遠過來。
但為了避免給主編造成溫知秋傲慢的印象,羅家和在信中解釋了溫作家意外受傷在家調養的事情,又表示之後等溫作家痊癒以後二人必定上門邀約,共進午餐。
同時,羅家和也給溫向平去了一封掛號信,說了華夏出版社主編的邀請和自己越疽代苞的拒絕。在信的末尾,又表示如果溫向平不想放過這次機會,自己之後會主動上門邀請主編,溫向平可以慢慢的過來,不必因為趕路而影響到傷腳的恢復。
溫向平對羅家和的處理方式當然沒有意見。
他最近也確實忙得很。
首先,他要保持《蜀山》每週兩個章節的更新頻率,按時寄給羅家和;其次,他已經開始寫新作品的大綱,雖說不用像成品一樣詳細,卻也要把故事整個的框架和走向寫出來才行,每天都要抽出個小時放在這個上頭;
這第三嘛,還有兩個孩子的教育問題。甜寶小些倒是還能等兩年,溫朝陽今年卻已經八歲了,至今還沒怎麼上小學,字也認得不多,溫向平便拿著那本《老人與海》,每日早晨教溫朝陽兩個小時讀書認字。
溫朝陽也懂事,知道讀書的重要性,於是每天也是認真的學習複習。
至於為什麼不送溫朝陽去上小學,這就涉及到溫向平正在忙碌的第四件事。
眼見著七七年就要結束,新的一年就要到來,全國高考恢復後的第二次高考也已經近在眉睫。
在這個年頭,考上大學不能說是唯一的出路,卻也能稱得上是最便捷、最有前途的出路。誰家要是能出個大學生,一家人都能挺胸抬頭走在外頭。何況等畢了業,國家還管給分配工作,這在多少人眼裡都是個香餑餑啊。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